臨近湖北省兩會,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工作也進入緊張的收尾問效階段,對往年尚未辦結的B類提案跟蹤督辦正是此時的重點。
12月4日,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的姜軍收到了提案委辦公室通報:“我們對2019年和2020年的重點提案進行了回頭問效,其中2019年你們專委會所提的121號提案,今年承辦單位已全部采納提案建議。”姜軍告訴記者,這件重點提案的產生源于2018年開展的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民主監督。
2017年7月,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旨在貫徹落實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圍繞政協履職“短板”重點突破。
突 破
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水源。守好漢江生態,加快沿漢江地區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乃國之大者。
漢江在湖北境內延綿871公里,流域面積6.3萬平方公里,包括了武漢在內的10市(林區)40個縣(市、區),是湖北省重要的產業集聚區和主要商品糧基地,其區域人口和GDP均占湖北省的42%,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成為全省人民迫切期盼。
2018年,省政協結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民主監督提出的要求,于年初啟動了全省漢江生態保護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省政協秘書長翟天山說:“專項民主監督選題重大,一開始便制定了長期跟蹤監督計劃,貫穿全年、全屆。從年初籌備到年中調研,再到年底協商座談并向省委省政府反饋提供參考到監督意見反饋,形成了整體過程閉環。”
2018年,專項民主監督小組聚焦“水污染防治”方面,組織40多人的委員及專家先后分4批進行,足跡踏遍沿漢江湖北省內10個市。
省政協委員、長江委副總工程師黃艷是參加監督的委員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調研跟以往不太一樣,專委會和委員會前期摸排到調研當地最突出問題,然后帶著問題深入現場,有時臨時改變‘規定路線’,讓問題癥結在現場得以面對面溝通協商。”黃艷回憶說,“作為民盟黨派的委員,除了與省政協調研組一起開展調研外,我個人也會以政協委員身份走訪相關部門或函調的方式了解沿江生態保護情況。”
“調研組的‘認真勁’‘較真勁’和‘坦誠勁’,也讓地方黨委、政府的同志從開始的遮遮掩掩,到主動亮出問題、交流工作‘堵點’和‘難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看到了調研組的專業性和建言的科學性。”省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蔡俊雄說,“當時不少地方在環保壓力面前帶有消極危難拖延情緒,調研過程也是形成切實擔當起環保主體責任一致共識的過程。”
“省委、省政府將這次專項民主監督納入2018年度重要協商計劃,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省政協黨組選派黨內、黨外兩名副主席牽頭并參加調研,保證監督工作的正確方向。”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湖北省委主委楊玉華作為調研帶頭人之一認為,這也是充分發揮黨派民主監督力量的重要體現。
調研形成的《湖北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民主監督意見》,很快便有了階段性成果。2019年2月28日,結合報告中的相關問題,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召集省直8家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湖北漢江流域10個市(林區)的分管副市長,研究落實具體問題的整改。
“這次會后,中央媒體以《這一次整改不是來自中央環保督查組》為標題,對這次專項民主監督工作進行了報道,我們感到這是對這項探索性工作的極大認可,我感覺政協民主監督實現了一次突破。”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楊延昭向記者表露。
靶 向
2020年10月22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在與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人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交流時,提出了“湖北在哪里”“湖北怎么干”兩個直擊與會者內心的拷問。
這次交流中,應勇也作了一次統一思想、明確答案的講話:“湖北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就是湖北做好各項工作的‘綱’和‘魂’。湖北需要以更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爭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
支點怎么建?方式怎么轉?短板在哪里?面對這些“必答題”,省政協怎么干?在2018年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基礎上,2019年省政協緊扣湖北經濟發展兩大突出短板,再增“創新強省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兩個專項民主監督小組。各民主監督小組每年從各監督主題的不同方面連續發力,力求尋找癥結,提出區別于一般協商建言的意見。
7月21日召開的省政協今年首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發言前的一場專題片“不同尋常”,與會人員表示“監督味濃”。“這次‘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創新’常委會會議與今年專項民主監督內容相結合,所以帶來直指問題的會風氣息。”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對記者說,“專項監督與會議監督、提案監督和社情民意監督結合進行,一年接著一年干,把專項民主監督做成‘接力跑’‘連續劇’,也推動有關政策不斷落實。”
結合“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民主監督,省政協還組織開展界別協商座談會,形成《省政協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界別協商座談會意見摘報》,以社情民意專報報省黨政主要領導。6月10日,省長王忠林在專報上作出細致批示,有力推動了具體監督意見的落實。王忠林還督辦了今年省政協《關于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議》的重點提案,10月27日還出席省政協常委會會議,與委員共商優化營商環境大計。“這是省委、省政府對這項民主監督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肯定。”省政協委員、專項民主監督組成員潘世炳對記者說。
省政協經濟委辦公室向東介紹:“今年9月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征求并吸收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民主監督組有關意見,出臺了《湖北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指標體系》,將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納入2021年度法治建設績效考核和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省政協還推薦20名委員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觀察員,其中不少是監督小組成員。”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囑托,為建成支點而監督、為實現中部崛起而監督,為湖北發展而監督,這就是湖北政協民主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省政協主席黃楚平說:“省政協將繼續打造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品牌,進一步增強民主監督的參與度、提高民主監督的精準度、提升民主監督的有效度,充分發揮各黨派團體、界別、政協智庫的作用,加強政協系統聯合聯動,久久為功,努力為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實落地作出政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