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湖北的湖泊保護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近年來,一場關乎生態文明建設成敗的湖泊綜合治理攻堅戰在荊楚大地深入推進。
在這場硬仗中,湖北省政協專項民主監督成為一股精準有力的推動力量,為碧水保衛戰注入了持續動能,彰顯出湖北守護“千湖”明珠的堅定決心與扎實成效。
同頻共振:高位推動政協監督
10月11日,一場“推進重點湖泊綜合治理”專項民主監督會在湖北省政協召開。省政協主席孫偉主持會議并講話。省政府副省長黎東輝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作主題發言,省政協副主席王興於出席會議。
湖北水網密布、湖泊眾多,確保江湖安瀾、凈水北送、碧水東流,是全省必須扛牢的政治責任。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出臺《關于實施美麗湖北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生態承載力的行動方案》。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省政協聚焦水環境安全、流域綜合治理、長江大保護等關鍵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專題民主監督活動,為筑牢支點建設的綠色基底作出積極貢獻。
2024年,省政協專項民主監督納入省委《2024年度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今年,“推進重點湖泊保護治理”作為年度重要協商議題,與開展“深入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委員視察結合起來,持續做深做實政協民主監督。今年3月,孫偉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作了題為“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發言。
此次專項民主監督會上,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推進重點湖泊綜合治理”這一主題建言獻策,形成了建言成果34篇、考察報告1篇,取得了重要的監督成果。黎東輝對此高度評價,提出政協民主監督為推進湖泊綜合治理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從目前情況看,全省755個湖泊的水面面積2707平方公里,總體做到了數量不減少、面積不萎縮、水質不下降。洪湖等五大湖泊退垸還湖恢復水面245平方公里,省控湖泊的水質優良比例較2021年提升了27.6個百分點。
洪湖“蝶變”:民主監督的生動樣本
洪湖治理是湖北省湖泊治理一場“絕不能輸”的阻擊戰、攻堅戰。去年9月,省政協主席會議通過關于洪湖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關問題的建議,為其量身定制了系統化的治理路徑。為形成這份建議報告,省政協專門邀請專家來鄂為省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授課并赴洪湖調研,孫偉主持召開專家協商會,廣泛聽取委員和專家對建議報告的意見。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下,建議報告推動了相關地區和部門迅速行動,落實控源截污、生態修復、產業轉型等重大措施。成效立竿見影:僅用半年,3條入湖生態補水通道建成通水;重點區域生態清淤超過120萬立方米;恢復水生植被近10萬畝。據相關部門介紹:“水質連續9個月保持IV類,同比提升了I類。總磷濃度下降了28.8%,除總磷外所有指標均達III類標準。”洪湖水質的顯著提升,極大地堅定了全省打贏碧水保衛戰的信心和決心。
由點及面,在此次專項民主監督會上,張柏青在主題發言中提出,目前全省24個省控湖泊、29個水域水質總體穩中有升,但部分湖泊存在隔離防護不足、富營養化、水生植被退化等問題,氮磷超標,藻類水華風險高,河湖水系不通、湖泊萎縮等現象也一定程度存在。
張柏青提出“三個系統”治理建議:系統謀劃,明確未來5年湖泊生態保護的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實施路徑等,并納入“十五五”發展總體規劃。系統施策,以流域為單元、水資源為核心、湖泊為紐帶,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地表地下,構建控源、凈化、修復一體化體系,全面提升湖泊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系統推進,強化跨區域、跨部門的聯防聯控機制,形成湖泊保護治理的強大合力。
黎東輝表示,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將充分吸取委員、專家寶貴意見,堅持綜合治理、科學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讓湖北“千湖之省”的名片越擦越亮。
孫偉提出,要推動湖泊水生態、水資源、水環境持續改善、穩定向好,堅持同題共答,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和委員作用,深化研究、促進成果轉化、加強跟蹤落實,以更大合力推進湖泊綜合治理、美麗湖北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