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的有關決定,大力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進全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省政協以及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科學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 促進我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組建15個課題組。會議收到調研報告15篇,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000余份。

9月27日,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聚焦“科學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
促進我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協商建言。圖為政協委員作發言。 (攝影:李溪)
9月27日,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會上,省政協副主席楊玉華作主題發言,江砥、陳向東、徐麗娜、徐曉云、陳發園、陳和春、李志珍、鄔劍剛、鄧長青等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專家學者和地方政協負責同志發言,高穎、向華麗現場提問,省衛健委、省教育廳作回應。

高穎現場提問,省直有關部門作回應。(攝影:丁俊杰)
?刷新婚育理念
委員們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生育觀念總體轉向少生優育,要加大宣傳輿論引導,下大氣力刷新婚育理念,樹立新婚育觀,從容應對“老齡化”“少子化”。他們建議:
引導青年重視婚育、積極婚育,堅持尊重生育的社會價值,幫助青年充分認識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意義。
引導青年適齡生育、優生優育,充分利用好最佳生育年齡,努力讓擁有兩到三個孩子的家庭成為多數。
利用平臺和機構服務優勢,設立婚育熱線電話,組建義務性的婚育導師隊伍和婚育社區學校,建設和諧幸福家庭。
加大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公益宣傳力度。建議政府給予多子女家庭生育福利補貼。
尊重女性生育社會價值,鼓勵夫妻共擔生兒育女責任。
?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委員們認為,完善我省配套生育支持政策體系迫在眉睫。他們建議:
探索完善由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共同參與的假期用工成本分擔機制——
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推動靈活就業群體等參加生育保險;
擴大生育津貼的支付范圍,將生育獎勵假期、陪產假、共同育兒假等覆蓋在內;
增加政府對生育的各項現金補貼,通過稅收調節政策分擔生育假成本等等。
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精準實施購房租房傾斜政策——
各級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條件的家庭,可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按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住房時,可適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
推行彈性工作制。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于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系的措施,為女性更好生育子女提供便利。
堅持全省“一盤棋”,避免各地自行出臺出現“政策打架”。
規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滿足人民群眾生育健康需求。
打造“省縣鄉村”四級醫聯體模式,推進兒科、婦產科、生殖醫學科醫療聯合體建設。
?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委員們認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是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內容。他們建議:
加強托育機構建設——
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幼兒園建設托育機構,構建多元化、多層面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積極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和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
整合現有資源,發展方便、可及、便民的社區托育服務。
完善健全配套政策——
明確普惠托育項目支持政策清單,從土地規劃、人才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加大對托育機構的財政補貼力度,對備案的各類托育機構,特別是普惠托育機構給予一定的補貼。
創新房屋租賃和住房救助制度,優先保障相關群體。
關注住房需求增加后帶來的房屋改擴建安全問題。
加強人才培訓培養——
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在職人員培訓力度,依法逐步實行托育從業人員資格準入制度。
安排更多高(中)職院校開設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保育員和育嬰員納入緊缺型職業工程目錄,按規定落實好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各項補貼政策。
加強綜合監管,堅決守住安全和健康底線。
?提升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委員們認為,提升農村地區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是科學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的重點內容。他們建議:
促進優質兒科、婦產科、生殖醫學科優質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關注孕前保健、圍產期及產后保健,加強對孕產婦孕、生、育三個時期的風險防控;加強農村地區醫療人才的培養引進,特別是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快農村衛生健康服務人員技能培訓。
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通過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培訓和咨詢,講解、傳播生育健康知識等活動,提高農村婦女衛生健康和預防保健意識。
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的資金向縣域以下的農村地區傾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托育服務發展,形成符合農村特點和需要的托育服務體系。
?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委員們認為,生育不僅是家庭的事,也是社會的事,需要全社會同向發力,大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他們建議:
加強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和群團組織優勢,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及時妥善回應社會關切,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
密切協同配合,各方面積極承擔相應責任。比如龐大的生育支出中,有些是需要國家擔起的責任,包括良好均衡的低成本教育、普惠式的托育服務、稅收抵扣、生育補貼等;有些是需要企業、用人單位承擔起的責任。
推進婚俗改革和移風易俗,倡導積極婚育觀念。要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生育文化,樹立新婚嫁觀,自覺抵制天價彩禮、低俗婚鬧等陳規陋習,提倡婚事新辦、喜事簡辦,不盲目攀比、不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