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在政協湖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
王紅玲
各位委員:
我受政協湖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十二屆省政協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五年來的提案及辦理情況
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籌“兩個大局”,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十二屆省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通過提案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五年來,共提交提案3740件,經審查立案3518件,并交99家單位辦理。各承辦單位高度重視,把辦理政協提案作為重要職責,積極采納落實提案建議,當年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的占91.59%,列入計劃待條件成熟解決的占6.77%,留作工作參考的占1.64%,提案在促進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不斷凸顯,為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提案1662件。其中,省九三學社提出的加快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楊道虹、譚仁杰等委員提出的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等建議,積極助推湖北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省民建提出的將鄂州機場建成世界一流貨運樞紐,印家利、黎喜斌等委員提出的推進武漢城市圈共進發展、促進漢江流域城市群共融互通等建議,被我省區域發展布局相關文件充分吸收。省致公黨、省工商聯提出的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發展以激光為引領的先進精密制造業,江利平、覃晟等委員提出的推動自貿區高端產業集聚、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等建議,為我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揮積極作用。經濟委員會提出的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陳詩炎、陳立基等委員提出的弘揚“店小二”精神、促進疫后經濟再騰飛等建議,被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新30條”等文件充分采納。
圍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法治湖北建設提出提案182件。其中,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提出的推進律師服務業發展,李剛、張粒等委員提出的加強法治湖北建設、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等建議,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北發揮積極作用。省臺盟提出的補齊消費環境短板,武治國、喻鋒等委員提出的保護知識產權、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等建議,對促進消費環境共治、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重要參考。呂聯苗、金玲等委員提出的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意識和文化認同等建議,對促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繁榮文化事業,提升荊楚文化軟實力提出提案296件。其中,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提出的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孟暉、盧綱等委員提出的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武漢曇華林歷史街區等建議,推動我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政策措施出臺。文化藝術界提出的深化文藝院團改革,韓民春、陳飛等委員提出的舉辦長江全流域博覽會、推進“萬里茶道”申遺等建議,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升湖北美譽度提供重要參考。林習珍、萬小艷、孫玉秋等委員提出的挖掘湖北老字號、擦亮軍運之城新名片、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等建議,為展現荊風楚韻文化地標,打造文化產業增長極發揮積極作用。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進民生福祉提交提案1034件。其中,省民盟提出的打造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范區,孫先明、段鵬等委員提出的脫貧攻堅戰略轉移、發展農村電商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等建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建言。省民革提出的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提出的發展油料和茶產業等建議,為建設全國現代農業基地發揮重要作用。共青團界、青年聯合會界提出的吸引青年激發創業活力等建議,推動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出臺。饒玉梅、何靜等委員提出的深化產教融合、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等建議,積極助推教育強省建設。省農工黨提出的推行無創產前免費篩查,洪再林、左明章、王輝光等委員提出的落實民營養老機構政策、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防范打擊網絡詐騙等建議,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積極作用。
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北提出提案344件。其中,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出的加強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蔡俊雄、陳和春等委員提出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依托沿江特色資源促進綠色發展等建議,為我省成功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發揮積極作用。省民進提出的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葉春松、武義泉等委員提出的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建議,推動有關政策措施出臺。省臺聯提出的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黃艷、張勤等委員提出的開展陸水流域系統治理、加強長江沿線岸線保護與利用等建議,被新聞媒體廣泛報道,產生良好社會影響。
在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大戰大考中,廣大政協委員牢記使命、沖鋒在前,積極運用提案履職建言。鄒薇、陳先紅、李舟等委員提出的阻隔病毒傳播、加強社區抗疫物資保障、緊急救助殘障人士等建議,被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采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醫衛、科技等界別,圍繞醫療救治、幫企紓困、做好“六保”“六穩”工作、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等獻計出力,充分展現了人民政協的責任擔當。
二、提案工作的創新發展
五年來,十二屆省政協及其常委會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貫徹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深入落實省委工作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把提案作為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載體,不斷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努力開創提案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政治引領,為民情懷充分彰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牢記“國之大者”,圍繞黨和政府工作重點、群眾生產生活難點、社會治理焦點建言獻策。站穩人民立場,把反映群眾訴求作為第一責任,使提案成為黨和政府傾聽群眾意見、回應群眾關切的橋梁。五年來,委員們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保障、民生改善等方面,提交提案1468件,占提案總數的41.72%,奮力書寫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提案篇章”。
(二)強化精品意識,提案質量不斷提高。邀請省直部門提供提案參考選題,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提案線索,為委員知情明政搭建平臺。建立改革開放40周年湖北政協提案檔案,展示人民政協70年來湖北政協有影響力提案,年度開展“好提案”評選,屆末表彰優秀提案,樹立鮮明質量標桿。將提案與議政性常委會、月度專題協商會等緊密結合,推動協商議政成果轉化為高質量提案。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立足工作領域和專業特長深耕細作,提案更加規范鄭重,整體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加大督辦力度,辦理實效持續提升。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帶頭督辦重點提案,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實現省市縣三級主要領導督辦提案全覆蓋。五年來,省領導督辦重點提案134件,有力推動重大工作落實和民生問題解決。嚴格落實省委關于將提案辦理“納入黨委、政府重點督查事項,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履職盡責綜合考評,納入部門目標責任制管理考核”的要求,壓緊壓實提案辦理責任。對“尚未辦結”和“列入計劃”辦理的提案進行跟蹤問效,有效促進提案成果轉化落實。
(四)拓展平臺載體,提案價值有力體現。聯合兄弟省份共同提交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推進多式聯運和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等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發起并承辦中南六省(區)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為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辟跨省域合作“提案通道”。把提案與推進全省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有機結合,聯合市縣政協共同策劃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快遞人員關愛等民生提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用匠心精神打造《提案追蹤》宣傳欄目,展示協商民主實踐成果,講好湖北政協“提案故事”。
(五)健全制度機制,功能建設穩步增強。修訂提案工作條例,對提、立、辦、督、評各環節全面規范。制定提案審查細則,嚴格立案標準和審查程序。制定提高提案質量實施辦法、提案質量評價辦法,進一步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制定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使重點提案更加聚焦中心、貼近民生,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提案撰寫作為重要培訓內容,編寫提案工作指南、優秀提案示范案例等,提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斷提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政協提案工作,大力支持人民政協通過提案履行職能。各承辦單位把辦理提案作為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推動改進工作的有效途徑,積極采納提案建議。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緊扣中心大局和人民期盼,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展示了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氣象新作為。提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凝聚了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關心,承載了辦理單位的擔當和奉獻。在此,我謹代表省政協常委會,向所有關心政協提案工作和為提案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
五年來,提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有的提案建議針對性、操作性不強;有的承辦單位提案辦理質量有待提高,轉化效果不夠明顯;運用信息化提升工作效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都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進解決。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強化責任擔當、扎實履職盡責,不斷提高提案工作質量水平,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智慧力量。
(一)始終堅持提案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把堅持黨的領導落實到提案提出、辦理、督辦、反饋全過程,通過加強提案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提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將提案與“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有機結合,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提案,推動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二)充分發揮提案助推發展的重要作用。緊扣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新任務新要求,聚焦統籌發展與安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路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提振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信心、推動綠色崛起等中心工作凝心聚力,以“精準實”和“高言值”的提案,助推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不斷提高提案工作質量水平。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比質量不比數量,堅持不調研不提案,力爭讓每份提案說話有“根”,發言有“據”,建言有“策”。持續發揮省領導督辦重點提案示范效應,加強對“列入計劃”辦理提案跟蹤問效,推動提案建議落實落地。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促進信息技術與提案工作相融合,不斷提高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問效質量和服務質量。
(四)努力推動提案工作創新發展。完善提案辦理協商工作機制,改進視察調研、會議推進、目標考核等提案督辦形式,將提案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加強與各級政協聯系溝通、協同配合,聚焦協作領域同向發力,讓提案載體功能發揮更大作用。加強提案宣傳工作,展示政協委員履職風采,讓人民政協“好聲音”傳得更廣更響亮。
各位委員,新時代新征程提案工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湖北省委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荊楚篇章而團結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