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省政協召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月度專題協商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及時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民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2022年,19家民營企業入圍中國民企500強,排名全國第七,連續五年保持中部第一。如何以更大力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我省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省政協主題發言人和鄒薇、劉成奎、余丹、譚業明、張亞卿、鄺遠平、張國祥、劉世琴、黨蓁等委員專家認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廣大民營企業一定能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會前,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委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和有關政策法規、文件精神,聽取省直部門有關情況通報,確定了30個調研課題,通過下基層走訪、面對面交流、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了解民營企業發展情況,共形成調研報告31份。
◆聚焦關切解決痛點 提振信心增強定力
委員們認為,盡管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但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廣闊、機遇充分、前景美好。
省政協主題發言人說,要進一步聚焦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關切及其痛點,統籌謀劃,精準施策,以解決民營企業實際困難的成效,提振市場預期和發展信心。為此建議:
推動國企民企互促互融共同發展——
依托央企國企等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搭建國企民企共性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和省級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建設,推動國企民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體制相融、共同發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態勢。
旗幟鮮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進一步在理論上充分闡明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進一步持續推進政策宣傳、抓好政策落地,進一步在輿論上營造尊重民企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引導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在規劃“三高地兩基地”“三大都市圈”等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項目中,建立面向民營企業的項目庫,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構建國企、民企共同發展的市場主體生態鏈;扶持產業聯盟,助力產業鏈發展。
清除有礙公平競爭的制度障礙——
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加快清理普遍存在的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產業補貼等規定和做法,解決部分領域存在的“明放暗不放”“虛放實不放”等問題,破除民營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形障礙,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解決民營企業準入門檻過高的問題。
◆撒播“陽光雨露”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委員們認為,要做好撒播“陽光雨露”工作,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就打好降本減負組合拳,持續推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營商環境建設,委員們建議:
持續加強惠企財政金融支持——
繼續落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
推動落實階段性減免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
簡化用地審批流程,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企業在現有工業用地上通過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等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加收土地價款。
針對中小企業抵押物、信用不足等融資難題,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為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涉及民營企業的投融資體制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評審流程,提高評審時效,創新評審模式,提升政府性投資項目結算效率,堅決杜絕政府拖欠民營企業工程款問題。
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涵養良好社會風尚,鼓勵和支持各級黨政干部坦坦蕩蕩同民營企業家交往、樂于同民營企業家交朋友、敢于為民營企業發聲。
◆堅持“兩手抓”培育高質量市場主體
委員們認為,市場主體是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
就堅持政府市場“兩手抓”,聚焦湖北產業結構特點和發展需求,著力培育高質量的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委員們建議:
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保市場主體。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通過減稅降費、健全融資支持制度等政策措施,有效提高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對經營業績突出的民營企業要給予激勵、表彰和宣傳。
堅持國企民企“兩手抓”,著力培育“頂天立地”的龍頭企業和“群星閃耀”的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通過外部引強和內部育強,打造更多在行業領域具有話語權和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建立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庫,著力培育一大批在行業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單打冠軍”,催生更多的“獨角獸”“小巨人”企業。
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要素市場發展,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勵加大投入 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
就鼓勵、支持和引導有能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委員們建議: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出臺支持民營企業增強研發能力的專項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科技創新聯合體,對有實際成果的科研機構與企業實行雙向獎勵。培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支持。完善和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爭取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省級財政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培育基金。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建立覆蓋研發、轉化、產品首用等環節的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科技保險。
人民政協報相關報道:
讓民企在研發上敢投入愿投入真投入——湖北省政協月度專題協商會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建言
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304/25/content_4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