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常委會會議 >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

以品牌強省建設助推湖北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協商議政記

2023-11-13 08:32:10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張輝 鄭軒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隨著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品牌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同時也是企業、城市、地區競爭力的綜合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指出要強化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作出重大部署。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質量品牌建設列入“十四五”規劃,把“振興湖北制造、叫響湖北品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力加強品牌建設,推動一大批以湖北產品、湖北技術、湖北標準為支撐的優質荊楚品牌不斷涌現,湖北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創新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成績值得肯定,發展任重道遠。同上海、廣東等品牌強省(市)相比,我省的品牌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為貫徹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省政協黨組決定增開一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推進品牌強省建設”主題,組織專題研究和深入建言。


●認真調研多謀良策 交流互動增進共識


為了高質量辦好本次協商議政活動,省政協辦公廳、委員工作委員會等做了大量工作,分解制定了50多個子課題,組織民主黨派省委會、人民團體、省政協有關界別、專門委員會、市縣政協、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品牌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委相關政策,對接走訪了省委政研室、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并到武漢、孝感、十堰等地深入調研,到上海、遼寧學習考察,開展問卷調查和分析研究,形成了62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知情明政、協商議政、建言資政打下了堅實基礎。


11月9日至10日,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在漢召開,圍繞“推進品牌強省建設”協商議政。開幕會上,省政府書面通報“推進品牌強省建設”有關情況。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作主題發言。彭育園、鄒薇、楊智、呂文艷、韓民春、王均成、李詩等常委和委員,圍繞主題協商建言。劉冬姣、王楠波、田昌兵3位常委開門見山,現場提問,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認真回應,坦誠交流。


●品牌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優質品牌不斷涌現


爾肯江·吐拉洪在主題發言中說,近些年來,省委、省政府科學制定品牌強省戰略并強力推進實施,建立由省政府領導任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制定《關于推進品牌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湖北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品牌建設的目標定位、推進舉措等進行了明確。各地區和各職能部門圍繞全產業鏈質量基礎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與應用、品牌宣傳等領域,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湖北在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生活消費、特色農業、區域發展等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優質品牌產品,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品牌效應開始顯現。


580684290.jpg

 分組討論會場


常委們在9日下午的分組討論中,充分肯定近年來湖北品牌建設成效。大家一致認為,推進品牌強省建設,是湖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品牌建設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是塑造新時代湖北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立足國家所需、湖北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科學制定、強力推進品牌強省戰略,在推動品牌建設、構建品牌體系、營造品牌環境、繁榮品牌經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建設先行區、奮進新征程,湖北正努力由品牌大省向品牌強省邁進,正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助力品牌大省向品牌強省美麗蛻變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隨著社會不斷轉型、消費不斷升級,我國已逐步從產品時代、渠道時代、流量時代進入品牌時代。立足品牌時代,湖北品牌建設如何與先行區建設的目標要求相匹配?如何在品牌強省建設中發力新賽道、搶占新高地、奔赴新藍海?如何實現從品牌大省向品牌強省的美麗蛻變?


主題發言人提出如下建議——


加強戰略統籌,堅持以品牌強省戰略推動先行區建設。將品牌建設作為服務和支撐先行區建設的重要抓手,緊扣先行區建設的目標任務推進品牌強省戰略實施,盡快出臺品牌強省指導意見。加強省級規劃統籌對接,落實好《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加強工業質量品牌建設的部署要求,帶動全省主導產業提檔升級,為加快先行區建設提供支撐和助力。


提升管理能級,高站位打造品牌建設共同締造模式。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品牌建設工作,實行統一歸口、分類管理,發揮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作用,強化職能部門職責任務,共同推進品牌建設。圍繞省域市域公用品牌和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文化等方面分別提出品牌打造的目標要求、重點領域、推進措施,并明確牽頭主抓的部門及其職責任務。


樹立大品牌觀,全方位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方陣。高舉“湖北精品”旗幟,建設“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三位一體的品牌協同體系。以“湖北精品”為省域公用品牌建設載體,從產業、產品、工程、服務、文化等方面系統重塑省域公用品牌,協同推進老字號、地理標志以及楚菜等行業特色品牌培育和創建,形成品牌建設矩陣和宣傳載體。篩選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和鮮明特征的區域公用品牌,開展品牌培育和價值評估,推動品牌發揮溢出效應。聚焦湖北文旅形象品牌和宣傳語,發動社會公眾進行提煉打造。


強化支撐保障,打牢品牌建設質量基礎。實施全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形成質量品牌提升共同體,增強“湖北精品”核心競爭力。設立品牌建設專項資金和獎勵資金,對“湖北精品”經營者予以激勵。拓展產學研政深度合作,夯實品牌建設人才基礎。


堅持重點突破,提升都市圈城市品牌標識度。發揮都市圈在品牌建設中的帶動引領作用,充分釋放中心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承載能力,深入挖掘圈內城市文化品牌成果。突出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利用武漢的區位優勢和文化積淀,依托品牌會展及各類節會引導知名品牌和企業在漢設立首店及舉辦產品首發、首秀、首展,借助直播帶貨、年貨節、綜藝節目等各種形式拓展我省品牌知名度。引導武漢發揮長江文明樞紐城市的獨特地位與作用,爭創長江文明之都。其他都市圈中心城市也要找準各自定位,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名片。



圍繞七個專題,省政協常委分組討論——

深度協商互動 充分表達意見 積極建言獻策


11月9日下午,常委們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品牌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央、省委有關品牌建設的政策、文件,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精神,全國政協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等開展交流討論;聚焦品牌強省建設主題,積極建言獻策。常委們對這次會議予以充分肯定,一致認為議題選得好、調查研究深、意見建議實,會議組織實施工作質量高、創新工作舉措很務實。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省政協辦公廳和委員工作委員會精心編印了《國內外品牌建設典型案例匯編》。匯編詳細梳理了國內外15個成功與失敗的品牌案例,其中,既有華為、比亞迪、潛江龍蝦、順豐快遞、炎帝故里尋根節等11個耳熟能詳的正面案例,還有4個品牌衰落的負面案例。這些案例詳細介紹了各品牌發展的時代背景、歷史脈絡、發展策略和經營現狀等,并在結尾總結了成功的啟示或失敗的教訓,旨在進一步啟迪思維、鏡鑒未來,為常委們協商議政提供經驗借鑒和素材案例。


常委們按照統籌協商內容、協商方式、協商成果“三要素”,統籌履職時間、履職方式、履職力量“三維度”的方法和要求,就統籌推進品牌強省戰略、壯大升級工業品牌、打造提升農業品牌、做強做精服務業及老字號品牌、全方位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方陣、塑造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健全完善品牌保障體系等7個專題,深度協商互動、充分表達意見,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真知灼見,彰顯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擔當。


——關于統籌推進品牌強省戰略,常委們建議,要把品牌建設作為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和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來抓,堅持高位推動,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整體有序推進品牌強省建設。注重打造差異化特色品牌,避免同質化競爭。注重運用新媒體、網絡平臺、熱門APP等現代化、信息化手段打造品牌。重視青年群體在品牌建設中的作用,支持青年創業企業家打造品牌。加強品牌信息共享,建立品牌建設區域聯動和應急處理機制,形成品牌建設合力。


——常委們表示,壯大升級工業品牌的關鍵,是要把品牌建設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聚焦“三高地、兩基地”現代化產業布局和“51020”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品牌塑造。立足湖北工業基礎較為雄厚的優勢,既重視發揮國企、央企工業品牌支撐作用,又注重培育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工業產品品牌。充分發揮光電子信息產業優勢,集中力量把“中國光谷”建設成“世界光谷”。


——常委們提出,要提升農業品牌,樹立農產品“大品牌”概念,推動全產業鏈、全行業、全要素服務“大品牌”建設。嚴厲打擊品牌泛用、濫用行為。創新品牌營銷方式,積極對接各類促銷平臺,拓展互聯網銷售渠道。完善重點農產品品牌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鼓勵企業取得國際國內各類綠色農產品、生態有機產品認證。建立健全農產品氣候資源標準體系和規章制度。引導頭部企業參與農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和追溯機制標準制定。建好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加強“三產”融合產業園建設。


——老字號是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各行各業所樹立的“金字招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內涵的重要載體。如何做強做精我省服務業及老字號品牌?常委們提出,要細分服務業品牌,分層制定培育清單。加大“十大楚藥”良種繁育和科研投入,打造“楚藥”品牌。與“健康湖北”、大健康產業等深度融合,打造體育產業品牌。深入挖掘餐飲行業文化價值,打造餐飲業展會服務品牌。對老字號開展普查,對于符合申報非遺的老字號加強重點保護。深挖老字號品牌價值,拓展豐富內涵,健全老字號品牌質量評價體系,用現代科技賦能老字號品牌。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打造老字號物業服務業品牌。


——常委們高度關注全方位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方陣,他們建議,要探索共建跨區域品牌、公用品牌機制。制定、完善標準化制度,明確推廣應用的具體標準,加強區域公用品牌的規范管理。篩選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和鮮明特征的區域公用品牌,開展品牌培育和價值評價。深化央地合作,用好“三峽”品牌,提升“三峽”與湖北的黏合度。以“艾”為媒,做強李時珍品牌。推行“一縣一品”,促進縣域經濟品牌化發展。


——湖北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底蘊深厚、文化燦爛的省份。常委們針對塑造特色公共文化品牌提出,要發揮荊楚歷史文化名人作用,傳承弘揚屈原文化、東坡文化等。加大具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賽事推廣,辦好武漢戲曲大碼頭、屈原文化節、長江文化藝術節等文化節會。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講好湖北紅色故事。實施文化企改工程,激發市場活力。倡導“湖北健身文化”。加強楚簡整理、保護、研究。推進武漢建設中國數字創意之都。


——常委們還就健全完善品牌保障體系建言獻策,希望進一步完善品牌強省建設政策體系,加大法制、財稅、金融、保險、科研、市場監管等支持保障力度,將品牌培育、質量基礎設施投入等納入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內容。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入社會資本支持品牌建設。建立品牌獎勵機制,鼓勵爭創“中國質量獎”等國字號獎項,高水平組織“長江質量獎”評選。加強宣傳推介,講好湖北品牌故事,提升湖北品牌國際國內知名度。


省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據悉,省政協辦公廳將在會后及時梳理會議成果,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供決策參考。同時,將持續關注品牌強省建設這一重要主題,綜合運用多種履職方式,不斷為湖北建設品牌強省貢獻智慧力量。


(攝影:楊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