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人民政協報專版】楚天潮正涌 奮楫先行區
——湖北省政協2023年工作亮點回眸

2024-01-30 11:01:0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體大小:【


c951eb93-c310-4e18-ad97-ed6e0d72d0ce_00.jpg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的關鍵之年,是十三屆湖北省政協履職的起步之年。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上下扛起湖北之責、砥礪奮進之為、鞏固向好之勢,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難能可貴的奮斗答卷,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美好藍圖正從恢宏的“大寫意”變成壯闊的“實景圖”。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先行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省委對政協工作寄予殷切期望。一年來,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省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胸懷“國之大者”、緊扣省之要事、情系民之關切,發揮職能優勢、積極履職盡責,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獻務實之策、謀創新之舉、添成事之力!


講政治、強引領 

政協黨建邁上新臺階

政協是黨領導的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必須把黨的領導全面地、具體地、實踐地落實到政協工作謀劃、職能履行、自身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省政協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通過完善落實制度和督辦機制,形成了“接件即辦、學習研辦、明責專辦、跟蹤督辦”全鏈條閉環體系。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明確事項清單、責任單位、辦理時限;定期聽取機關黨組、專(工)委分黨組工作匯報,開展專(工)委分黨組書記述職評議,切實把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落到實處。


學深才能悟透,真信方可篤行。堅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黨組會議的第一議題、集體學習的第一主題、培訓教育的第一主課,全年舉辦3次常委會專題講座、40多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沉浸式”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定期開展富有湖北政協特色的楚商茶座、楚風書院、楚風講堂等學習交流活動;制定本屆委員培訓5年規劃、年度計劃,組織委員到紅安干部學院、北戴河培訓中心開展專題培訓,委員們在學思踐悟中不斷增進“四個認同”。省政協主席孫偉每季度推薦3本好書,引導委員讀書、明理、增智、提能。


12月1日,省政協舉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助力美麗湖北建設”委員讀書交流會暨楚風講堂。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出席并講話。.jpg

2023年12月1日,省政協舉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助力美麗湖北建設”

委員讀書交流會暨楚風講堂


政協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省政協機關扎實開展主題教育,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組織機關干部連續7天原汁原味讀、逐字逐句悟、對標對表學。創新開展43次“周一集中學習”活動,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論述,每次邀請3—4名干部交流心得、分享體會,更好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搭建年輕干部“微論壇”、青年學習座談會、老黨員學習交流群等載體,讓理論武裝覆蓋老中青、專兼職、離退休,以新思想引領新實踐蔚然成風。


“政協是做統戰工作的,越是多黨合作、越是發揚民主,越要加強黨的建設。”那么,如何用“一面旗”引領“一盤棋”?為了答好這道必答題,省政協成立了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整合力量、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落實作用;通過持續規范“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委—機關黨支部”和“政協黨組—分黨組—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的“兩線多層多點”組織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全體黨員、帶動全體委員、具有政協特色”的大黨建工作格局,把五級黨組織擰成“一股繩”、合成“一張網”,有效提高了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和效能。


建真言、獻良策 

協商議政取得新成效

先行區風鵬正舉,新征程催人奮進。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是省委確定的目標任務。省政協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為大局服務,推動各項工作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出力,為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


“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是黨的二十大對政協提出的實踐要求。為了科學謀劃工作要點和協商計劃,省政協主席孫偉提出“根、干、枝”的思路,“根”即根本遵循,“干”即主要依據,“枝”即結合政協實際,確定協商主題和一系列子題;同時,提出“兩個統籌”的理念和方法,即統籌協商內容、協商方式、協商成果“三要素”,統籌履職時間、履職方式、履職力量“三維度”,有效提高了履職質量和成效。


2023年,省政協圍繞全省中心大局,研究提出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做好穩增長工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7個協商主題,以及主題之下的21個子題、6個重點調研課題。精心組織3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9次月度專題協商會、9次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務實開展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專家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形成了900多篇調研報告、建言材料,一批建言成果得到采納落實、轉化為政策舉措。從事會務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新修訂的會議質量評價工作辦法,2023年專題協商會議綜合評價優秀率比上年提升近4%,且全部達到優秀等次,協商建言的針對性、實效性更強了。”


以監督促落實,以協商促改進。民主監督作為協商式監督,既有政協特色,更有鮮明優勢。按照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制度機制的重要要求,省政協著力拓展民主監督的深度、廣度、效度,研究制定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辦法,形成監督有計劃、工作有方案、實施有組織、審議有程序、辦理有反饋、結果有報告的工作格局。特別是,針對守住水環境安全底線、優化營商環境等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拉長“時間軸”、拍成“連續劇”,持續跟蹤監督。針對司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承接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等專項議題,則將民主監督同其他監督形式和履職方式結合起來,努力達成宣傳政策、凝聚共識、優化舉措、促進落實的多重效果。


2426f40b57f976a52fa1e61dabf86c7.jpg

2023年7月26日,省政協召開“推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

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專項民主監督會


人民政協具有協商渠道暢通、履職方式多元的優勢。省政協通過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服務湖北省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充分發揮“獨樹一幟”優勢,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等5件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辦理,推動更多“湖北元素”進入國家規劃。同時,聚焦智能建造、種業振興、新型城鎮化人口流動等重要問題,大興調查研究,取得積極成果。


謀福祉、惠民生 

履職為民拓寬新空間

為民造福是人民政協的初心所向、職責所在、使命所系。一年來,省政協把增進民生福祉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推進返鄉創業、縣域教聯體擴面提質、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完善醫聯體醫共體機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優化生育保障政策、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等民生之需,綜合運用調研視察、協商會議、民主監督、提案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方式,助力解好群眾“急難愁盼”事。民生議題占比逐年提高,占協商監督議題的40%。


群眾有期盼,政協有行動。近年來,省政協積極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與社會治理相結合,將一線協商融入全省正在開展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在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深入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將近3萬名各級政協委員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工作、綜合搭配”要求,編入鄉鎮(街道)聯系服務基層群眾,開展經常性履職。制定《“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指導手冊》,印發典型案例匯編,加強工作指導。每年確定1—2個全省共性指導議題,先后圍繞“323”攻堅行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城市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和改造等,推動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合調研、聯動協商、聯辦落實,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有效形成工作合力。省委書記王蒙徽專門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2023年12月7日,市政協在王城鎮古嶺村圍繞“產地倉建設”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活動.jpg

2023年12月7日,為協商解決產地倉建設問題,

棗陽市政協在王城鎮古嶺村召開“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協商會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省政協持續開展“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印發《實施方案》,將128名委員編成13個組,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獻智獻力。培訓直播帶貨、開展送醫送藥、參與垸場整治、修筑聯村公路……他們腳踏黃土地,為鄉村全面振興出謀劃策、四處奔走。湖北省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不僅在學校實施“優師計劃”助力鄉村教育,更把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家校協同等建議帶到了全國“兩會”,為鄉村人才振興“鼓與呼”。


大團結、大聯合 

凝聚共識煥發新活力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因團結而生、依團結而存、靠團結而興。省政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完善雙向發力機制,依托助推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經濟運行情況調研分析會、楚商茶座等特色平臺,以及各類履職活動、經常性工作,加強協商前的集體學習、情況通報,協商中的互動交流、聚同化異,協商后的成果運用、共識傳播工作,增強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效果。


1644310596.jpg

2023年12月27日,省政協舉辦“致敬改革路、奮進新征程”楚商茶座


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提到一句諺語: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為了更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省政協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的經常性聯系,針對提出的意見建議,逐項分解、督辦落實、定期反饋;健全參加政協工作共同性事務情況交流機制,聯系和邀請參加省政協專題務虛會和聯合調研、協商議政活動,為他們履行職能、知情明政創造條件。


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省政協通過服務少數民族界、宗教界委員和代表人士,參加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省宗教團體換屆大會,展現風采、發揮作用,更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服務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經貿文化考察團等11批團組來鄂考察交流,邀請臺商、臺青、臺師代表參加協商議政活動,邀請港澳臺僑界委員參加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等,深化拓展團結聯誼,促進湖北與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情相系、心相連、手相牽,同圓共享中國夢。


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省政協將其作為年度重大改革項目,不斷探索創新、推深做實。創建省政協各專(工)委與界別對應聯系機制,每個專(工)委聯系3—4個界別,讓專委會的“專”與界別的“特”交融聯動。設立29個黨員委員活動小組,成立31個界別工作小組,探索將部分黨員委員編入相關界別工作小組發揮引導帶動作用,明確專(工)委辦公室干部擔任固定聯絡員,確保聯系有機制、服務有人員、活動有成效。修訂加強和改進界別工作發揮界別作用的辦法,制定加強界別和委員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副主席聯系界別機制、界別聯系會議制度等,出臺委員履職考評辦法……一系列好經驗、好做法化風成俗、固化為制。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共建成2934個委員工作室和社情民意聯系點,把團結聯誼的手臂、履職為民的觸角延伸到界別群眾“家門口”和“心坎上”。


夯基礎、強筋骨 

自身建設彰顯新氣象

專委會是政協工作的基礎和支撐。通過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和工作情況定期匯報、重要工作專題匯報制度,專(工)委主任列席主席會議、專職副主任列席秘書長會議制度,讓組織領導更有序、信息傳遞更有效、責任傳導更有力。加強省政協辦公廳與專(工)委定期溝通,統籌協調各類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選題、時間、地點、人數等,確保各專(工)委履職工作主題不重復、人員不扎堆、時段不集中、工作不斷檔。


政協機關是政協工作承上啟下、連接左右的重要節點,既有政治機關的性質,也有統戰機關的特點。省政協錨定“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極端負責、規范高效、團結協作、勤政廉潔”目標要求,深入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在省政協機關,“特別講政治、特別善學習、特別重實干、特別能奉獻、特別守紀律”“提筆能寫、開口能講、遇事能辦、問策能對”“上級對下級嚴格要求、不放過,下級對上級認真負責、不貳過”等要求,已逐步見諸每位機關干部的行動;“當好參謀—統籌協調—復盤總結”的閉環,已深深嵌入每項機關工作的日常,更加凝聚了“把個人交給工作、把評價交給群眾、把進步交給組織”的清風正氣,形成了“政協形象一起維護、工作一起推動、困難一起克服”的良好氛圍。


制度建設是貫穿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始終的重要保障。為了構建一套貫徹中央精神、落實省委要求、體現政協特色、務實推動工作的制度體系,省政協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修訂的政協章程,抓好“立改廢釋”,出臺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免職和離任工作程序等制度性文件,制定辦文、辦會、辦事標準化流程,實現了機制更新、流程再造、質效雙升。同時,積極合并“同類項”、大力“做減法”,將67個制度性文件整合為39個,精減率達42%,各項制度規程更加簡明易行、規范高效、務實管用,制度的科學性和生命力交相輝映、充分彰顯!


相關報道:

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layout/202401/30/node_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