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全國政協委員、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說,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高校既要用好新型生產工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賦能新興產業發展,也要打造新型人才隊伍,包括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
信思金委員在調研中了解到,山東省一家能源集團通過轉化應用武漢理工大學內河航運領域新技術,有望實現智能化綠色船舶的批量建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科研人員錘煉了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學生們則借助產教融合開展生產實習。
近年來,武漢理工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有助于培育和儲備一批卓越人才,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也能反哺并促進相關產業發展。”信思金委員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了關于加快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的提案,“我們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貫通、融合發展,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