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通道”上,響起湖北好聲音。
“在您心目中,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在培養‘好老師’的工作中,接下來如何繼續發力?”3月7日8時,在今年全國兩會第二場“委員通道”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將問題提給第一個走上通道的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
“教師社會影響大,全國近50萬所學校,有1890多萬名教師,托起近3億在校學生的教育,關聯著學生家長群眾近8億人。教師受人尊敬,學生喜歡好老師,家長期盼好老師,黨和國家需要好老師。”鄭軍說。
鄭軍介紹,2023年,湖北開展“致敬平凡人心中的好老師”活動,收獲了上百萬個關于好老師的故事,感動了荊楚大地的千家萬戶。
“這些老師們默默無聞,心中裝滿著孩子,吃得了苦、耐得住煩、擔得起責,他們是孩子們身邊的‘大先生’,詮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鄭軍說。
湖北教師王值軍師范畢業后,扎根在崇陽的一個庫區“孤島”教學點,以校為家,風雨無阻搖著小船,28年接送學生上學放學。只有800多村民的小山村,在他的培養下,走出了46名大學生。教學點撤并后,他再次放棄進城的安排,申請到縣里最邊遠的高枧鄉任教。
“他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孩子走出大山的夢想。”鄭軍深情分享湖北教師王值軍的故事。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無論是未來的醫生、工程師、工匠,還是未來的航天員、科學家、輪機長,未來的家國棟梁,今天正端坐在我們明亮的課堂,都渴望得到好老師培養。”鄭軍說。
“沒有好教師就沒有好教育,要用好教育培養好教師。”鄭軍介紹,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在實踐中建立大中小幼一體化教師培養機制,形成“教師教育共同體”,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基礎教育師資。該校畢業生胡婷婷畢業后,選擇到鄉村任教,四年間在兩個教學點之間“走教”,每次往返36公里。她說,自己今天的奔走,為的是孩子們明天的奔跑。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將迎來第40個教師節。
鄭軍呼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讓‘尊師’成為風尚,讓‘重教’溫暖每位老師,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因為,教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中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