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員:
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預計于2024年元月在武漢舉行。會議期間擬安排會議發言。發言工作是人民政協參加單位、政協委員在全體會議期間履行職能,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民政協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的一項重要的民主權利。為做好本次會議發言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言內容要求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全會精神,堅持團結、民主、求實、奮進,緊緊圍繞我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建言資政、凝心聚力。
要堅持嚴肅性、科學性、可行性,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真知灼見。內容要真實反映情況、深入分析問題、具體提出建議;表達要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層次分明,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可自主選擇發言題目。選題立意要高、切口要小、小中見大。選題要聚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發言組編印了《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發言參考選題》(詳見附件),供委員撰寫發言材料時參考。
二、會議發言稿件處理辦法和提交方式
(一)稿件處理辦法
會議發言分為口頭發言和書面發言。口頭發言包括聯組會議口頭發言、全體會議口頭發言和小組會議發言。其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加聯組會議聽取意見建議并講話,省委省政府領導參加全體會議聽取意見建議。會議還將匯編書面發言。
凡被確定為聯組會議口頭發言和全體會議口頭發言的材料,發言組將提前通知委員做好準備。凡提交而未安排的材料,原則上編入“大會書面發言材料”,委員可在小組會議上自主發言。轉作提案或政協信息的來稿,一般不再作為發言材料處理。凡委員提交的發言材料被采用的,都作為委員履職成績計入履職檔案。
(二)提交方式
提交發言材料前,請認真審核材料中所有數據和可能涉密的內容,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嚴格遵守保密紀律,防止出現失泄密問題。
每份發言材料不超過1500字,寫明聯系人和聯系電話(手機)。稿件提交后請盡量避免反復修改或撤換。
本次會議發言的收稿截止時間為:2023年12月20日。請將發言材料發送至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大會秘書處發言組郵箱:2922932813@qq.com。
未盡事宜請聯系發言組。
聯系人:熊錦
聯系電話:027-66997080(兼傳真) 18071121406
附件:《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發言參考選題》
政協湖北省委員會辦公廳
2023年11月20日
附件:
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發言參考選題
說明:選題僅供參考,委員撰寫發言稿件可以不限于此。歡迎委員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撰寫會議發言材料。
一、經濟建設(50個)
1.打造世界光谷創新策源地,加快推進東湖科學城建設
2.加快推進武漢新城建設
3.加強上中下游協同聯動,推動長江全流域高質量發展
4.加快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
5.加速融入“一帶一路”,打造內陸開放“新沿海”
6.關于湖北自貿試驗區戰略提升的建議
7.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
8.關于推動我省未來產業建鏈延鏈的建議
9.培育湖北創新藥物研發服務平臺鏈主企業,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補鏈強鏈
10.更好發揮數字經濟拉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作用
11.大力發展AIGC ,促進我省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12.大力發展北斗產業,助力湖北智慧城市“新基建”
13.做大做強我省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14.促進國企民企雙強雙促,提升湖北產業競爭力
15.以大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我省經濟轉型發展
16.關于國資國企布局新型產業的建議
17.大力發展我省“低空經濟”
18.推進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19.關于推進我省氫能產業布局的建議
20.突破性構筑全國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集聚區
21.提振民營市場主體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2.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23.加大司法支持力度,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紓困解難
24.進一步發揮減稅降費政策效能
25.以科技創新推動湖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6.完善創新聯合體機制,賦能湖北科創中心建設
27.促進我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28.以重點實驗室建設為牽引,探索我省科技體制改革新路徑
29.抓住新材料創新發展新機遇,推進材料強省建設
30.關于推進量子科技產業發展的建議
31.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32.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工作
33.關于湖北油菜單產提升的建議
34.加快補齊湖北重點領域農機裝備短板
35.加快特色種業發展,助推武漢種都建設
36.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進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37.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38.加快推進我省東數西算建設,構建國家級交通物流數據樞紐節點
39.打造高質量供應鏈物流體系,助推湖北樞紐經濟發展
40.著力打造以鄂州花湖機場為載體的國際物流中心
41.打造健康湖北新樣板,激活健康消費新動能
42.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43.推進促消費政策協同優化,建立擴內需長效機制
44.釋放新型消費潛力,持續促就業增收入
45.提高居民收入,擴內需促消費
46.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47.努力擴大體育消費,助力經濟穩增長
48.加快磷石膏綜合利用,推動化工產業綠色發展
49.加快茶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50.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促進我省中醫藥振興發展
二、文化建設(10個)
1.搶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湖北篇章”
2.聚焦詩書禮樂資源,創新荊楚文化品牌建議
3.依托新媒體創新,打開湖北文化經濟發展新局面
4.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為綱,推動和規范我省數字文化事業發展
5.打造荊楚文化品牌,讓世界聆聽湖北聲音
6.加強荊楚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傳承
7.加強數字美術館建設,滿足公眾多元文化需求
8.關于湖北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建議
9.全面加強恩施州文物保護利用,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10.加強20世紀湖北美術史固定陳列,推動美術館高質量發展
三、社會建設(24個)
1.“共同締造”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創新
2.促進普惠型民營養老機構發展
3.關于推進城市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和改造的建議
4.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5.持續推進基層衛生機構人才引進下沉及保障激勵措施
6.加快推進數字化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7.加快推進公共衛生補短板項目建設
8.持續推進重大疾病篩查診斷
9.持續推進積極生育支持政策
10.關于以數字化賦能縣域教聯體建設的建議
11.“雙減”背景下,發揮“人工智能+教育”優勢,力促我省鄉村教育振興
12.探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發展新機制
13.支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打造優勢特色專業集群
14.加強農村水源水庫建設,確保農村群眾飲水用水安全
15.加大投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平
16.加快推進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建設,持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體系
17.加大婦女就業創業指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18.湖北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瓶頸與突破
19.加強中小學校體美勞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0.鼓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
21.解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階段性結構矛盾,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2.引入社會資本解決城市停車難、充電難問題
23.加強智慧圖書館應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升級
24.關于引導我省馬拉松賽事規范有序發展,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的建議
四、生態文明建設(11個)
1.“蓄、治、轉”堅決守住水環境安全底線
2.推進建立健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現高水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3.扎實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書寫長江大保護湖北答卷
4.支持丹江口庫區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扛牢一庫碧水永續北送政治責任
5.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
6.加大湖北區域碳市場改革創新
7.加強我省民族地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和保護
8.創建武漢國家植物園,助力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
9.加大國家公園創建力度
10.加強儲備土地臨時利用管護
11.關于加快推動“電化長江”的建議
五、政治建設(5個)
1.把凝聚共識作為政協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
2.發揮委員工作室作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3.聚焦協商式監督,提高政協民主監督實效
4.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
5.統一思想認識,把我國宗教中國化工作在新時代不斷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