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部門(單位)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情況
三、預算收支及增減變化情況
四、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五、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及增減變化情況
六、政府采購預算安排情況
七、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八、重點項目預算績效情況
九、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十、專業名詞解釋
一、部門(單位)主要職責
1.負責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月度專題協商會和其他各類協商會議的會務工作。
2.組織實施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的決議、決定。
3.負責省政協委員調查視察、考察、提案辦理、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學習等日常活動的聯絡、服務和具體實施工作。負責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團結聯誼組織實施工作。
4.調查研究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理論、政策,調查研究市(州)、縣(市、區)政協工作經驗、共性問題及解決辦法。
5.負責省政協工作的對內對外宣傳。
6.負責收集并向省委、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反映政協委員及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并了解受理、批辦和落實情況。
7.負責聯系省政協委員、住鄂全國政協委員、省級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及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協調工作。
8.負責省政協開展活動的后勤保障工作。
9.負責權限范圍內的人事任免。
10.負責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大事項的聯系和辦理工作。
11.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二、機構設置情況
政協湖北省委員會機關設12個正廳級單位,分別是:省政協辦公廳、研究室、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委員工作委員會。
內設機構(21個處、室、機關黨委)和2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分別是:綜合處、宣傳處、理論和信息處、秘書處、文書處、人事處、機關黨委辦公室、行政處、會議處、聯絡接待處、離退休干部處、提案委員會辦公室、經濟委員會辦公室、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辦公室、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辦公室、委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協活動中心和省政協期刊網絡中心。
省政協辦公廳是政協湖北省委員會經費預算、收支的具體管理和執行部門,負責向社會公開本單位2024年度部門預算。
三、預算收支及增減變化情況
1.預算收入情況:2024年預算收入12253.95萬元,比上年減少604.58萬元,減少4.70%,主要原因是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嚴格支出管理,逐年壓減一般性支出。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收入12253.95萬元,比上年減少604.58萬元,減少4.70%;其他收入0萬元, 比上年減少100萬元。
2.預算支出情況:2024年預算支出12253.95萬元,比上年減少604.58萬元,減少4.7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388.41萬元,比上年減少709.68萬元,減少7.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7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70.00萬元,增加8.50%;衛生健康支出205.54萬元,比上年減少21.10萬元,減少11.44%;住房保障支出490.00萬元,比上年減少86.00萬元,減少14.93%。
支出減少的主要原因:
(1)2024年基本支出8068.95萬元,比上年減少520.58萬元,減少6.06%,主要原因一是厲行節約、精打細算、勤儉辦事;二是人員變動,進一步規范經費口徑。
(2)2024年項目支出4185萬元,比上年減少84萬元,減少1.97%,基本與上年持平。
四、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2024年機關運行經費即公用經費1000.41萬元,較上年相比減少28.68萬元,減少2.79%,基本持平無明顯變化。
其中:辦公費60萬元、印刷費90萬元、郵電費5萬元、水費5萬元、差旅費20萬元、維修(護)費30萬元、租賃費10萬元、會議費10萬元、培訓費10萬元、勞務費30萬元、工會費90萬元、福利費130萬元、其他交通費用210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74.232萬元,辦公設備購置費38.37萬元,信息網絡及軟件購置更新2.85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84.958萬元。
五、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及增減變化情況
2024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40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加221萬元,增加119.46%。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175萬元,比上年增加100萬元,主要原因是根據中央防疫政策調整和海外聯系工作實際,恢復出訪任務安排,預算增至疫情前水平(2019年因公出國(境)費175萬元)。
2.公務接待費40萬元,比上年增加10萬元,主要原因是根據中央防疫政策調整,結合2024年度工作實際,接待任務將有所增加。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91萬元,比上年增加121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61萬元,比上年增加61萬元,主要原因是上年無公務用車購置預算,經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審核報省政府批準本單位于2024年更新小型客車2臺、中型客車1臺小計61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30萬元,比上年增加60萬元,主要原因一是車輛保有量增加,二是根據中央防疫政策調整、大興調研等相關要求,結合省政協工作實際,合理增排接待、委員視察調研監督類活動、界別活動等公務活動;三是隨社會經濟形勢,汽車燃油和維修價格逐年上升,導致車輛運行維護費增加。
六、政府采購預算安排情況
2024年政府采購預算1419.83萬元,比上年減少146.57萬元,減少9.36%,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在做到應采盡采的基礎上嚴格按需、按標采購,杜絕資源浪費。
其中:貨物類政府采購預算72.83萬元(公務用車購置61萬元、辦公設備及軟件購置(資本性支出)11.83萬元);工程類政府采購預算0萬元;服務類政府采購預算1347萬元(大型會議服務400萬元、一般會議服務100萬元、物業管理服務250萬元、餐飲服務165萬、計算機設備和軟件租賃服務160萬元、車輛維修和保養服務35萬元、機動車保險服務20萬元、車輛加油服務55萬元、審計服務8萬元、預算績效評價咨詢服務9萬元、資產及其他評估服務5萬元、印刷服務140萬元)。
2024年,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預算約1150萬元,其中面向小微企業采購預算約578萬元。
七、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單位占有房屋面積23397.27平方米,其中:辦公用房建筑面積10259.87平方米,其他13137.40平方米。公務用車54輛,其中:副省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用車31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2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14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4輛、其他用車3輛,其他用車主要是離退休干部用車。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數量為5臺(套)。
八、重點項目預算績效情況
1.“省政協全會”項目主要內容是:湖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是依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與省人民代表大會同時召開的一類會議。2024年預算安排685萬元,資金來源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召開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并通過有關的決議;參與對國家和地方事務的重要問題的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經濟成本指標:會議費執行率≥90%。
數量指標:全會到會率≥90%。
質量指標:全會提案立案率≥90%。
社會效益指標:發揮政協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效果顯著。
2.“省政協專項會議”項目主要內容是:省政協全會召開后進行的經常性工作類會議。2024年預算安排195萬元,資金來源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團結各民主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使之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共中央、湖北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旗幟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貢獻政協力量。充分發揮政協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作用,努力凝聚社會共識、增進社會團結、維護社會穩定。
經濟成本指標:會議費執行率≥90%。
數量指標:協商議政會議次數≥12次。
質量指標:常委會會議出席率≥90%。
社會效益指標:發揮政協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效果顯著。
3.“委員視察調研及開展民主監督活動”項目主要內容是:省政協在全體會議閉會期間,有序地組織委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現場,對中央和地方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項目的規劃建設,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解決,進行巡視察看,咨政建言,反映社情民意,開展民主監督。2024年預算安排375萬元,資金來源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通過開展民主監督落實推動相關工作。
社會成本指標:專項民主監督次數≥9次。
數量指標:反映調研考察成果的信息數量≥45份。
質量指標:組織委員調研活動次數≥50次。
社會效益指標:通過開展民主監督落實推動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很好。
4.“界別活動工作類”項目主要內容是:為加強和人民群眾的聯系,積極發揚界別活動優勢,增強文化自信,2024年將繼續開展書畫展及其相關活動;積極開展海外僑胞聯誼工作,積極做好對外友好交往工作,把請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根據各界別的特點和要求開展委員培訓活動。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通過界別活動、委員培訓及組織委員提案等活動發揮委員專業優勢,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數量指標:委員參加學習培訓的人數≥300人。
質量指標:三省政協書畫展舉辦次數=1次。
社會效益指標:加強海外聯系促進大團結大聯合,作用明顯。
服務對象滿意度:委員滿意度100%。
5.“雜志編輯出版及媒體宣傳工作經費”項目主要內容是:省政協編印《湖北政協》《學習與思考》《湖北文史》《湖北政協年鑒(2023)》等委員學習和培訓資料。做好省政協各類會議和活動新聞宣傳及委員履職宣傳工作。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省政協編印的《湖北政協》《學習與思考》《湖北文史》《湖北政協年鑒(2023)》等委員學習和培訓資料的質量;發揮好《提案追蹤》的宣傳效果,保證節目質量。
經濟成本指標:雜志編輯出版及媒體宣傳工作經費執行率≥90%。
數量指標:《學習與思考》出版期數=4期;《湖北文史》出版期數=2期;《湖北政協》出版期數=12期;提案追蹤播出期數=48期。
質量指標:《湖北文獻》訂閱期數=2期。
社會效益指標:發揮雜志刊物在資政、團結、育人方面的作用,作用明顯。
6.“省政協理論及課題研究”項目主要內容是:推動湖北省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研究基地建設,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開展理論研究。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開展理論研究,完成課題研究,促進省政協更好履職。
經濟成本指標:課題研究經費到位率=100%
數量指標:課題研究報告完成數量≥15個。
質量指標:課題研究報告完成質量,有效促進。
社會效益指標:發揮課題研究在政協事務中的作用,作用明顯。
7.“機關各處室日常工作經費”項目主要內容是:省政協人事、文書、聯絡、提案、機關黨建、綜合治理、電費保障、機要保密等業務工作;機關掛職鍛煉、勞務派遣人員工資、新農村建設工作及城鄉結對互助工作;離退休干部慰問費、參觀考察費、療養、開展相關活動、老年大學及培訓費、喪事辦理費等。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兜住“三保”底線;促進機關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升。
經濟成本指標:機關信息化項目經費執行率≥95%。
數量指標:政協門戶網站日均訪問量≥750人次。
質量指標:設備故障維修響應是否及時,及時。
社會效益指標:國家領導及兄弟省市接待批次≥50批次。
8.“服務保障機關辦公正常運行”項目主要內容是:保障省政協機關設備維修維護、網站運行維護、電子政務運行維護;機關大樓物業管理安保等設備及系統的日常維護保養;中央空調主機更換、公務用車運行維護等等。
項目績效年度目標:通過機關日常保障,提供良好的辦公條件,有效促進政協履職能力提升。
經濟成本指標:公務用車運行維護經費保障情況,良好。
數量指標:綜合治理獲獎數=1個。
質量指標:安全行車率100%。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物業服務工作滿意度,滿意。
九、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一)空表說明
本單位2024年無政府性基金支出,故該表為空表。
(二)其他情況說明
1.省本級專項支出。2024年省本級專項支出為0,與上年相比無變化。
2.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2024年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為0,與上年相比無變化。
3.專項轉移支付支出。2024年專項轉移支付支出為900萬元,與上年持平。
十、專業名詞解釋
1.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單位運行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三公”經費:指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 費用。
3.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是一種政府行為。
4.財政撥款(補助)收入:指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預算資金。
5.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以外任務相應安排的資金。
6.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7.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8.一般行政管理事務(2010202):反映政協機關履職過程中正常事務運轉的經費支出。包括省政協機關各處室工作經費、辦公大樓運行經費、機關黨委工作經費、老干部活動工作經費、分黨組工作經費以及公務接待費等。
9.政協會議(2010204):反映省政協召開的各類會議項目的支出,包括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協商議政類會議(常委會、月度專題協商會、界別協商座談會);經常性工作會議(組團參加全國兩會、全省地方性政協專題調研協商會、全省政協研究室工作會議、全省政協信息工作會議等);團結聯誼類會議(港澳委員中秋聯誼會、全省各界人士迎新茶話會等);協作研討會(全省市州政協主席座談會、專委會調研視察成果轉化研討會等)。
10.委員視察監督(2010205):反映委員視察調研、對提案進行監督辦理等方面的支出,是委員了解情況、研究問題、學習提高、建言獻策的重要方式;是委員有序參與國是,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的重要渠道;是密切同社會各界聯系,加強黨派、界別之間合作共事的重要途徑;是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11.參政議政(2010206):反映省政協為參政議政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等方面的支出。包括非中共人士參政議政經費、海外聯系專項經費、雜志編印費、委員年度培訓及界別活動專項經費、政協十個專委會及研究室專項經費和武漢市外政協委員活動經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