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散步,再也沒有眼睛睜不開的感覺了,明顯感覺空氣質量變好了。”“是啊,這兩天我們衣服都能曬在外面了。”市民們高興地相互聊著。看著老百姓臉上的笑容,委員們也笑了,因為這是政協的一篇社情民意《禁令連年頒 為何滅不了秸稈焚燒這把“火”》起了作用。
秸稈焚燒一直困擾著各地黨委、政府和群眾,一到夏秋季節,各地大量焚燒秸稈,不僅浪費了寶貴資源,還容易引發火災,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影響道路運輸和航空安全。根據實際調研,宜城市政協委員楊明生撰寫了關于秸稈焚燒的社情民意,從“綜合利用難、還田成本高、堆放無場地、時間難安排、管理待改進”五個方面分析了秸稈焚燒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加強整治之外,應強化秸稈綜合利用,適當在秸稈還田和沼氣化利用方面給予一些補助,調動農民積極性。
切實的分析,可行的建議,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加以采納轉化。今年,宜城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2014年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并召開了全市夏秋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會,及時對夏秋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采取綜合管理、疏堵結合的方式落實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而且,從今年起,宜城市將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實行獎懲和督辦制度。
周密的部署,換來的是各鎮(辦、區)的積極行動,如雷河鎮健全鎮、村兩級管控體系,制定專項工作措施,成立1個督查組、4個巡查組和16個工作組,實行24小時監控、查處,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秸稈焚燒現象。
(宜城市政協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