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信息是各級黨委政府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和工作探索與反饋的重要渠道,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決策的“試金石”和“參照物”,是各級黨委政府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常用載體。而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是社情民意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中堅力量。
當前,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政協社情民意工作隊伍中“不善寫、不敢寫、不會寫、不愿寫”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導致社情民意信息渠道不暢、社情民意工作質量不高。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和政協組織應當高度重視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切實加強政協社情民意工作隊伍建設。
一是要營造和諧的“認同”環境,解決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不善寫”的問題。社情民意信息,大多反映的是涉及地方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管理等方面亟待解決、務必解決的相關問題。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和政協組織應當充分認識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著力構建工作平臺,努力營造和諧氛圍,引導、支持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撰寫、及時報送社情民意信息。
二是要營造寬松的“話語”環境,解決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不敢寫”的問題。“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因此,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堅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到“好壞兼聽”。 要鼓勵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拓展視野、拓寬渠道,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廣泛搜集社情民意信息,充分反映社情民意;要鼓勵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敢于直言,說實話、講實情,多反映不同的聲音,甚至是反對的聲音;要鼓勵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多反映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少說贊美的話、少唱贊美的歌;對打擊報復政協社情民意工作人員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三是要營造優越的“提高”環境,解決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不會寫”的問題。要高度重視社情民意工作,縣市政協要確立一名副主席分管社情民意工作;政協機關要成立社情民意工作專班,健全社情民意工作網絡,壯大政協社情民意工作隊伍;要規范社情民意工作的各項制度;要組織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參加各類知識培訓、開展業務進修、進行學習交流,切實提高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的思想修養和業務素質。
四是要營造良好的“激勵”環境,解決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不愿寫”的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和政協組織應當出臺激勵措施,建立津補貼制度,對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予以補貼;要定期召開政協社情民意工作專題會議,通報情況、交流經驗、研討工作、表彰先進;要制定《社情民意工作獎勵辦法》,按照撰寫社情民意信息材料的數量和采用的檔次,對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者予以適當獎勵。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