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協各種形式的成果中,提案已有固定的承辦和答復等機制,并且不斷完善。而社情民意卻不同程度存在重反映、輕辦理的現象,還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答復、采納、落實、反饋機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削弱了社情民意協商功效,影響了委員履職積極性。近年來,湖北保康縣政協積極探索,創新方式,圍繞“反映、辦理、反饋”三個關鍵詞,探索推行社情民意“采集撰寫、報送反映、批示交辦、承辦督辦、反饋通報”五步工作法,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協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政協社情民意反映、辦理、反饋機制的意見,推動了社情民意成果轉化運用,在健全政協履職與黨政工作的銜接機制上探索了新的路子。2012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領導對縣政協編發的180余期《各界反映》作出批示,經相關部門辦理落實以后,促進了一批問題的解決。
第一步,抓好采集撰寫。 縣政協將社情民意工作納入委員履職目標管理,縣政協辦公室定期通報情況。搭建委員聯系群眾大平臺,在政協委員中廣泛建設委員聯系群眾“151”制度,每1名政協委員至少聯系5名界別群眾,每年至少走訪10名社會群眾,了解他們的愿望、意見和要求,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全縣198名政協委員與2000余名群眾建立固定聯系,收集社情民意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積極組織政協委員參加各種視察、專題調查活動,掌握第一手材料。縣政協辦公室、研究室定期舉辦社情民意培訓班,定期召開信息工作研討會,提高社情民意撰寫質量。
第二步,抓好報送反映。 嚴把報送質量,鄉鎮聯絡處、縣直活動組對委員撰寫的社情民意稿件進行把關,對于質量不高的稿件,及時指導修改,修改后根據所反映的內容采取多種渠道報送。對屬鄉鎮黨委、政府職權范圍內能夠解決的,鄉鎮政協聯絡處直報送給鄉鎮黨委政府。如我縣后坪集鎮供水點位置偏遠,沒有完備的防護設施,也無專人看守,對飲水安全產生了隱患,政協委員發現了這個問題并及時撰寫了《關于消除集鎮供水安全隱患建議》,鎮黨委政府對此建議高度重視,鎮委書記作出簽批意見,并安排專人督辦落實。鎮水務站在一個星期內投資18000余元,安裝了5個視頻監控,明確了管護人員。對事關全局的社情民意,及時報送到縣政協辦公室,由縣政協辦公室及時編輯《各界反映》,報送縣委、縣政府領導。對于需要縣級以上領導機關了解的有份量、有價值的信息,經縣政協領導簽發后,報送上級政協組織。
第三步,抓好批示交辦。建立完善黨政領導參閱批示制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縣政協《各界反映》每期必閱,重要信息必簽。對于縣委、縣政府領導對社情民意作出批示的,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分別做好登記,縣委督查室和縣政府督辦室指定專人登記交辦,并將批示交辦情況及時反映給縣政協辦公室。
第四步,抓好承辦督辦。承辦單位要按照領導的批示和交辦意見,及時研究,明確辦理牽頭領導和責任人,制定政協成果轉化的具體措施,并要求承辦單位在接到承辦任務的60日內辦理完結。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書面說明情況。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辦室會同縣政協辦公室及時抓好督辦落實,并視情況對各承辦單位辦理社情民意信息情況進行視察監督,推動社情民意辦理落實。
第五步:抓好反饋通報。 一是承辦單位及時報告辦理結果報告。承辦單位在辦結后,分別向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辦室、縣政協辦報送辦理結果,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辦室及時將承辦單位對政協社情民意批閱件辦結或辦理進展情況向縣委、縣政府領導匯報。二是承辦單位向委員作好回復。承辦單位作出辦理結果報告的同時,向委員作書面答復辦理結果,內容包括所反映的問題的解決情況、建議的采納或處理情況等。對未予采納的建議,做出解釋和說明。三是通過一定形式向社會通報。政協委員在接到承辦單位的答復后,采取一定形式向所聯系的群眾反饋辦理情況。同時,縣政協辦公室加大新聞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向宣傳社情民意工作成效,擴大社情民意工作影響面,調動廣大政協委履職積極性。
(保康縣政協教文體衛委員會主任 王清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