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個公廁不僅特別臟、下腳都沒有,而且沒進去騷臭味就直朝鼻子里‘鉆’,蹲都得屏住呼吸,好煩人呀。現在政府花錢改造的真是叫個溫馨自在呀!”12月13日,十堰市鄖陽區體育場社區居民王先生,趁著入公廁瞬間豎起大拇指,繪聲繪色地在串門的親戚面前為“廁所革命”點贊。像王先生這樣,而今在鄖陽城區街頭巷尾、茶余飯后,居民們閑暇之余大多都會嘮嗑政府推進“廁所革命”的佳話。如此正能量的“閑話”源于區政協一份“社情民意”的助推與催生。
2016年春夏之交,鄖陽區區政協委員徐帆等城關區域的委員在深入社區工作、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分布在城區各個巷道里的公廁大多為旱廁,由于缺乏維護,也沒有相應的保潔,以至于公廁污物遍地、無法下腳,臭氣熏天的異味令人作嘔,墻上涂抹得亂七八糟。每到夏秋時節,不僅熏鼻子辣眼睛的,而且還要與蚊蠅“戰斗”,居民對“方便”不方便的問題甚是苦惱。當年7月,徐帆等委員們把調研收集到的這一問題書面反映到區政協,區政協當即把《關于迅速啟動城區公廁改造的建議》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報送區委、區政府,建議把城區旱廁改造和創新公廁管理辦法作為改善民生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一件實事來抓。對此,區委、區政府迅速將其簽批到區五創辦、住建局、城關鎮分塊落實。即臨街公廁由區住建局投資改造建設與管理;背街小巷由區五創辦協調資金、對接政策,城關鎮政府具體負責改造建設與管理。具體落實過程中,區領導親自參與規劃設計、協調困難“堵點”、督辦推進進程。截止目前,鄖陽城區的51座旱式公廁為水沖式改造工程已經全面完成,內部墻地全部面磚貼鋪,并配套裝置了面盆,累計投入資金達665萬元。
為突破日常衛生等管護難點,該區還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以錢養事”的方式,聘請專職保潔管理人員,實現了公廁日常保潔管理的全覆蓋。
(十堰市鄖陽區政協 陳新才 王賢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