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宜昌市點軍區政協委員楊洪在本區艾家鎮七里村走訪群眾時,聽到了蔡開友烈士的英勇事跡。蔡開友是宜都紅花套人,土地革命時期,他以手藝人的身份作掩護,在西鄉(即現在的點軍區東南部)姚家坪一帶從事地下革命活動。白天教人紡紗織布,晚上走村串戶開展革命工作。1930年4月的一天下午,中共宜昌河西地下黨組織一百多名骨干份子聚集在姚家坪槐樹灣開會,商議河西暴動事宜,宜昌道委和長陽縣蘇維埃政府也派領導參加了這次會議。由于叛徒告密,國民黨駐宜部隊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兩個連的兵力,分四路進山圍剿。主持會議的地下黨領導得知國民黨軍進山圍剿的消息后,立即安排蔡開友等人掩護上級領導和赤衛隊員突圍轉移。蔡開友一邊掩護同志們突圍一邊后撤,但不幸遭遇三路敵兵合圍,被敵人槍殺于七里村竹林子灣路邊烏桕樹下的石板上。村里汪家智等老人強烈要求為革命烈士蔡開友修墓立碑。
楊洪委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查閱有關資料、進行核實后,寫了一篇題為《關于盡快為革命烈士蔡開友修墓立碑的建議》的社情民意,點軍區政協立即以《社情民意》第八期印發,點軍區委書記宋濤、區長高杰、區政協主席胡達軍、副區長黃華等領導分別簽署意見,要求區民政局、艾家鎮政府等單位予以核實、落實辦理,并將辦理情況反饋楊洪委員。
點軍區民政局、艾家鎮政府、七里村村委會等單位高度重視這份社情民意的核實辦理工作。先后組織專班到七里村走訪80歲以上老人,得知人和事完全屬實,蔡開友烈士的葬地就在路邊,每年村民們自發為烈士掃墓。經查閱《宜昌英烈》文獻,書中記載:宜昌道委派余化之、尉士筠、胡學斌、李玉階等人到西鄉姚家坪槐樹灣召開暴動大會,長陽縣蘇維埃主席李金畬也參加了這次會議,聽取各支部工作匯報,部署后續工作任務,主要目的是將西鄉各地的赤衛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在賀龍同志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游擊戰,壓制國民黨在東湖、長陽一帶的囂張氣焰。因黨內出了叛徒,西鄉團總穆自靜得到消息后,用電話報告了國民黨駐宜部隊。宜昌駐軍經過精心策劃,派出兩個連的兵力,突襲了姚家坪槐樹灣會場,犧牲了一批革命同志。蔡開友烈士名列第14名。
在核實事實后,點軍區民政局、艾家鎮政府立即啟動辦理落實程序。于2017年11月,將蔡開友烈士墓進行水泥漿砌修繕,精刻《蔡開友烈士之墓》墓碑和《蔡開友烈士生平簡介》墓志銘立于墓前,供人民群眾瞻仰。今年4月,點軍區政協機關黨支部、艾家鎮政府機關黨支部等單位,先后到烈士墓進行掃墓、開展“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活動,在烈士墓前集體重溫入黨誓詞。烈士墓成了學習教育活動基地。
(宜昌市點軍區政協 柯曉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