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在政協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楊松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
我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十一屆省政協開局之年。一年來,在中共湖北省委正確領導下,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加強自身建設,謀事干事成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富強、創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深入學習中共十八大精神,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省政協把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指導方針,貫徹于全過程和各環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保持人民政協事業正確政治方向。及時組織學習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湖北省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做好各項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團結億萬人民共同奮斗的正確道路,值得倍加珍惜和長期堅持。省政協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在履職工作中充分發揚民主,推動廣大委員就全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議政建言,彰顯了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和生機活力。在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中廣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絕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論和制度模式。
政協委員是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關鍵在提高委員思想政治素質,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換屆伊始,省政協即制訂十一屆省政協委員學習培訓計劃,分三期舉辦省政協委員學習培訓班,對委員進行中共十八大精神、人民政協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培訓,參訓委員550人,參訓率75%以上,受到委員歡迎和好評。結合省政協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議題,邀請省委省政府領導與會通報有關情況,邀請知名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編印《學習與思考》等輔導材料介紹國內外形勢和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幫助委員開拓視野、增進共識。依托專門委員會組織委員開展經常性學習活動,提高委員履職水平。
(二)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建言獻策,促進“五個湖北”建設
就“五個湖北”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協商議政,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省政協十一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討論我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常委會組成人員就湖泊資源保護與管理、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和考核機制、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霧霾天氣防治、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等問題開展深入協商討論,提出許多真知灼見。省政協十一屆三次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討論我省“四化”同步發展、建設富強湖北問題,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討論中提出,應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完善城市新區發展規劃、推進新型中小城鎮建設、重視山區城鎮建設發展、加強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權益保護、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四化”同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等。省政協召開“推進我省開發區建設與發展”常委專題協商會,就我省開發區產業與功能定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聚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召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鄉生活垃圾”專題協商會,建議我省調整完善城鄉生活垃圾處置規劃、盡快制定行業標準、建立完備體系和制度機制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政協常委會協商議政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出席常委會會議和常委專題協商會聽取大會發言,與常委們共商我省改革發展大計,有關部門認真辦理常委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
把調研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十一屆省政協成立伊始,選擇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體制與政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后對漢江中下游的影響及生態補償機制、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助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管理創新、城鎮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高新區比較研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民營經濟發展等十個重要課題,由主席會議成員和省工商聯主要負責人牽頭,在本屆省政協期間長期跟蹤調研并加以推動。一年來,重要課題調研工作深入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積極配合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進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專題視察,繼續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繼續推進梁子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所提意見建議得到重視。在助推連片特困地區發展方面,開展對湖北秦巴山區、幕阜山區專題調研視察活動。在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方面,制定了由若干子課題組成的調研總體規劃,開展了“以體制機制創新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專題調研,調研報告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充分肯定。
加強對湖北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見建議。去年上半年我省經濟增長速度一度出現下滑的形勢,8月份省政協召開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就促進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出意見建議,省委主要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省政協的建議起點高、視野寬并緊密結合省情,各項建議都富有很強的適用價值和針對性,要高度重視,參照實施推進。去年11月份省政協召開第二次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組織部分省政協常委、委員回顧全省經濟工作,分析經濟形勢,協商討論今年我省經濟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重視。
(三)密切聯系群眾,促進以民生保障和改善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宗旨意識。省政協黨組系統總結貫徹中共中央八項規定、轉變作風方面的基本情況,認真查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問題根源,制訂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實到位。廣大省政協委員高度關注、自覺參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爭當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模范,劉鐵橋委員成為中央向全國集中宣傳的踐行群眾路線的典型。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省政協黨組、省政協委員和省政協機關進一步增強了宗旨意識,強化了人民政協為人民、政協工作靠人民的理念,增強了密切聯系群眾的自覺性;省政協黨組和省政協機關進一步增強了委員意識,切實把聯系和服務委員作為人民政協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努力提高聯系和服務委員工作水平。
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傾聽群眾呼聲,提出意見建議,推動相關問題解決。一年來,圍繞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重要民生問題,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盡快編制重要城市空氣污染應急預案、高度關注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生存狀態、重視校園安全問題、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問題、新醫改要重視解決兒童看病難問題、關心關愛失獨家庭、反對家庭暴力保護未成年人等一系列意見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推動了相關問題的解決。做好新農村建設聯系點和“三萬”工作聯系點工作,深入駐點村調查研究,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總結、交流、推廣基層政協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經驗,提高各級政協聯系群眾工作能力。長期以來,全省基層政協組織注重密切聯系群眾,著力豐富聯系群眾形式,堅持“走出去”,開展“政協委員進社區”等活動,了解群眾意愿和要求;堅持“請進來”,請群眾參與政協相關工作,直接提出意見建議。著力拓展聯系群眾內容,促進有序政治參與,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聯系群眾中服務群眾,針對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著力建立政協組織及政協領導聯系委員的制度、政協組織及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制度。去年7月,省政協召開全省市州政協主席座談會,專題總結、交流、推廣基層政協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的做法和經驗,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高政協群眾工作水平。
(四)發揮人民政協重要渠道作用,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把協商民主寓于政協政治協商工作中。發揮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等協商平臺作用,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協商原則,倡導意見尖銳不極端、討論熱烈不對立的協商風氣,營造民主協商、平等議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協商氛圍,鼓勵委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講真話、建諍言,努力提高協商議政質量和成效,一年來,省政協召開各類協商會議10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00多條。注重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協商民主中的作用,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省政協會議上提交發言材料120篇,提出集體提案156件,許多重要意見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重視和采納。開展立法協商工作,組織省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律師顧問組律師就有關湖北地方性法規進行協商討論,及時向省政府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省政協立法協商工作受到全國政協肯定。
把協商民主寓于政協民主監督工作中。發揮政協提案監督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全年立案801件,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批評、建議,許多提案對推進省委省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和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改進作風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好體現了政協提案監督的協商民主價值。發揮委員視察監督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全年共組織8次常委和委員視察活動,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漢江中下游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民辦高等教育特色辦學、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少數民族鄉鎮經濟社會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留學歸國人員創業發展等問題進行視察,與被視察地方和單位當面交換意見,較好地促進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制訂《湖北省政協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工作辦法(試行)》,規范省政協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的聘請、管理、服務工作,全年共推薦77位省政協委員擔任省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公檢法司、審計、糾風、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特邀監督員,豐富了政協民主監督形式。
把協商民主寓于政協參政議政工作中。發揮專題調研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一年來,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組織專題調研58次,組織視察考察42次,配合全國政協在鄂調研20次,撰寫各類調研考察報告68篇,許多重要意見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發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一年來,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45篇,中央有關領導批示和全國政協采用21篇,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和省委省政府采用92篇。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湖北政協文史資料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運轉良好;突出湖北特色,做好“三親”史料征集和《湖北文史》出版工作,成立湖北省區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加強政協協商民主理論建設和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基層政協協商民主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調研,認真總結基層政協協商民主工作方式方法和重要經驗,交流推廣例會協商、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監督協商、書面協商等多種協商形式。加強對政協協商民主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召開人民政協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理論研討會,取得一批重要理論成果,為全省政協協商民主的工作創新和制度創新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撐。加強省政協重要協商議政會議、活動和省政協委員履職成果的宣傳報道,擴大了政協協商民主的社會影響。
(五)做好團結聯誼工作,鞏固和壯大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
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省政協負責同志走訪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了解工作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共同研究問題,共同學習提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政協黨組召開專門會議,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黨外常委、委員意見建議,邀請黨外副主席列席省政協黨組會議,共同研究對照檢查材料和整改方案,黨組成員利用多種形式與黨外副主席交心談心,聽取批評意見,增進相互了解,形成更多共識。在省政協工作中,重點安排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作大會發言,重點辦理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提出的重要提案,重點研究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提出的重要意見建議,重點反映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提出的重要社情民意信息。一年來,在人民政協舞臺上,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工作更加活躍,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更加鞏固。
推進政協民族和宗教工作。圍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就湖北武陵山區生態保護、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等問題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有關方面重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發揮宗教界政協委員作用,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就宗教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等問題開展調研或界別活動,為宗教界公益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和依法管理宗教工作建言獻策;走訪宗教活動場所,加強與宗教界人士經常性聯系,建立良好關系,悉心聽取和主動反映他們的意見建議;團結和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為促進湖北社會和諧穩定多做貢獻。
做好政協港澳臺僑和對外交往工作。省政協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走訪看望住港澳省政協委員和港澳知名人士,舉辦港澳委員中秋茶話會,引導和鼓勵住港澳省政協委員履行社會責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鄂港鄂澳交流與合作;組織住港澳省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和調研考察,積極為“五個湖北”建設獻計出力。組織湖北省科教考察團和湖北省環保考察團赴臺灣考察,接待臺灣少數民族頭目長老湖北文化交流參訪團、世界海外臺商大陸參訪團,加強與臺灣湖北同鄉會的聯系,邀請海外華僑華人代表人士列席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加強與華僑華人的聯誼,深化與臺胞、僑胞的聯系。發揮政協公共外交的獨特優勢,積極開展對外交往,加深同外國議會、重要智庫等相互了解,宣傳我國改革開放新成就和湖北日新月異新變化,促進我省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
(六)加強政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
加強省政協組織建設。按照政協章程和有關文件精神,設置9個專門委員會,組建界別活動小組,探索創新界別工作方式方法,活躍開展界別發言、界別提案、界別座談、界別視察、界別調研、界別協商等活動,一年來,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組織界別活動和委員活動日31次,界別在政協履行職能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繼續明確住市州省政協委員召集人和聯絡員,開展住市州省政協委員省內異地考察。針對在北京市工作的省政協委員較多的情況,成立省政協委員北京活動小組。
發揮省政協委員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委員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參加政協工作,積極主動建言獻策,一年來,委員提交大會發言材料64篇,提交個人提案618件,參加調研、視察、學習等活動達1000多人次。尊重委員智慧和心血,通過各種形式轉化委員參政議政成果,有關地方和部門主動向委員反饋辦理落實情況。密切同委員聯系,通過省政協領導走訪委員、舉辦省政協委員活動日、設立省政協主席信箱等多種途徑和方法,聽取委員意見建議。設立“湖北手機報•政協版”,開通省政協信息系統,及時向委員通報有關情況。加強與委員所在單位的聯系,促進落實委員履職相關待遇,力所能及為委員排憂解難。支持委員設立群眾意見熱線、公開微博或電子郵箱,傾聽群眾心聲,收集群眾訴求,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網絡輿情,增加社會正能量。做好委員年度履職情況統計和分析工作,對常委和委員參會及履職情況進行通報,促進委員積極主動履行職責。
健全省政協制度機制。換屆伊始,制定《政協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制度建設工作規劃》,對以政協協商民主制度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一年來,先后出臺《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等20多項制度性文件。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制定省政協黨組《整改方案》,對建立完善省政協調查研究工作制度、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聯系省政協委員制度、向省政協委員通報情況制度、省政協主席會議工作規則、公務接待規定、全體會議文件印數和發放范圍辦法等提出明確要求。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2013年,十一屆省政協工作的良好開局,是中共湖北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與各界群眾和政協委員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加強和改進。比如,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提高政協履行職能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調查研究工作,提高政協履行職能的質量和成效;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群眾工作,提高政協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政協界別、政協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和“五個湖北”建設進程的重要一年,也是進一步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工作、發展人民政協事業的重要一年。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和省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在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切實加強人民政協制度建設,切實提高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實效,切實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重要作用,為推進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進一步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緊密結合人民政協工作實際,自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自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政治,充分利用人民政協的平臺和渠道,大力宣傳我國政治制度、政治體制、民主形式的特點和優勢,大力宣傳人民政協性質、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進廣泛共識。把學習擺在政協工作的重要位置,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實效,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協組織。
(二)積極推進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和“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
按照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關于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選擇創新驅動發展、非公經濟發展、開放型經濟、城鄉一體化、文化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開展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建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的講話精神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圍繞加快推進“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開展協商議政活動,重點就“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大創新驅動發展”和“打造鄂東禪宗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進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等議題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和界別協商座談會,提出意見建議,供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繼續抓好省政協十個重點課題的深入調研,重點做好助推湖北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幕阜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漢江中下游生態建設等工作。
(三)高度關注和大力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履職為民理念,圍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就業和創業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環境整治和霧霾天氣防治、食品質量和安全、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未成年人安全自護教育、統籌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等重要民生問題,開展調研視察和協商議政,辦利民惠民之事、獻富民安民之策。要密切聯系群眾,調研視察多到基層、多到現場、多到群眾之中,面對面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完善政協界別聯系群眾機制,圍繞群眾思想認識困惑點、利益關系交織點、社會矛盾易發點,深入做好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暢通信息搜集、報送和反饋渠道,了解和反映不同群體利益訴求,提高信息工作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完善。發揮民族、宗教界委員獨特作用,宣傳和協助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民族、宗教政策,選擇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以及宗教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深入調研,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
(四)切實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
繼續貫徹落實《政協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制度建設工作規劃》,加強以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為核心的制度建設,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爭取省委省政府重視支持,落實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重要原則,制定涵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界別協商座談會三個層次的省政協2014年協商工作計劃,推進政協協商民主有序開展。拓展協商形式,更加活躍地組織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立法協商。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2014年省政協將組織14次協商活動,包括3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2次常委專題協商會和9次界別協商座談會。深化協商民主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協商文化,營造良好協商氛圍,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事業發展。
(五)做好團結聯誼和對外交往工作
密切與住港澳省政協委員的聯系,支持他們履行政協職責,積極為湖北改革發展獻計出力;支持他們在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中發揮積極作用。加強與臺灣各界的交往,增進民族認同,融洽同胞感情,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落實黨的僑務政策,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支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湖北現代化建設與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按照國家外交工作方針和省委外事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公共外交工作,開辟對外交往渠道,拓展對外交往領域,完善對外交往機制,促進湖北深化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與合作。
(六)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自身建設
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省政協領導走訪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制度,省政協黨組成員聯系黨外常委制度,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省政協界別和省政協委員制度,省政協工作機構聯系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政協委員制度,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創造條件支持他們在政協發揮履職作用。加強政協工作方式方法創新,重點推進調研工作創新,加強調研統籌,開展系統聯動調研,推進長期跟蹤調研,突出咨詢論證環節,進一步提高調研質量。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落實整改方案,切實加強政協作風建設,堅持發揚政協優良傳統,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重要機構、發揚民主重要形式的作用。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湖北揭開了“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和建設富強、創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的新篇章。站在新的起點上,人民政協使命崇高、職責神圣,政協工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湖北省委正確領導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主動謀事、認真干事、努力成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