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政協主席 尹熙祥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就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出了戰略部署,為人民政協發揮協商民主專門機構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層政協要順勢而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更好地發揮政協各參加單位作用,努力形成“同進步、同發展、同繁榮”的可喜局面。
一、強化政協意識,始終做到同心同德。《政協章程》組織原則中規定:人民政協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人民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各黨派、各團體和各界代表人士民主協商、參政議政的重要機構,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和政協參加單位是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參加單位是人民政協大家庭的重要成員,要實現政協工作的創新發展,就需要各參加單位不斷強化政協意識,充分利用和發揮好組織優勢,合力夯實履行政協職能的組織基礎。一是明確角色定位。政協參加單位在政協履職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主體性和橋梁性作用。一要強化認同角色,增強身為政協參加單位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牢記并勇于亮出政協參加單位的身份;二要強化適應角色,把履行賦予的政協職能與本職業務搞好對接,抓好結合,凸顯特色;三要強化參與角色,要對如何履行好政協職能進行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既要明確任務和職責,又要不斷推陳出新,并逐步使之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二是加強配合協作。參加單位是以團體形式加入政協組織的,與政協工作關系十分緊密,要開展聯動履職,實現配合協作、優勢互補、互利雙贏。我希望大家做到“五多”,即平時多走動,遇事多商量,工作多互動,情況多溝通,信息多共享。每年至少開展“五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走訪活動,召開一次座談會,進行一次聯誼活動,組織一次聯合調研視察活動,開展一次專題協商活動。三是開展履職互動。參加單位之間要進一步加強聯系和溝通,可以通過政協牽頭組織召開聯席會、座談會、協調會、舉行聯誼活動等形式進行互動履職,參加單位之間也應自行加強聯系與協調,文件互發、信息互通、履職互動、資源共享,構建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履職新格局,共同履行好賦予給參加單位的政協職能。要進一步加強與政協各專委會和委員聯絡組的溝通聯系,積極參與其開展的調研、協商和視察等活動,逐步建立健全互動履職機制。
二、強化界別意識,始終做到同心同向。政協參加單位是黨和政府聯系各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協調各方的優勢。要進一步強化界別意識,把發揮協調優勢作為履行職能的切入點,協調關系,凝聚力量,促進和諧。一是加強與本界別委員的聯系,當好“牽頭人”。參加單位是本界別政協委員的“娘家”,應義不容辭地加強聯系和管理。要堅持經常性聯系與階段性聯系相結合、定期聯系與不定期聯系相結合、集中聯系與分散聯系相結合,采取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組織委員互訪以及邀請委員參加會議和活動等方式,支持本界別委員知情明政,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并積極幫助委員協調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增強“娘家”的吸引力、親和力和凝聚力。二是加強與本界別群眾的聯系,當好“代言人”。要增進與本界別群眾的聯系,關心弱勢群體疾苦,及時了解和反映群眾訴求,使參加單位成為界別群眾名副其實的代表。要廣交朋友,多交良友,善交諍友,注重與本界別中的代表人物溝通情況、交換意見,通過參加單位把社會各階層、各方面人士的真知灼見系統綜合的表達出來,進一步暢通民意渠道,把參加單位打造成為表達民意的主渠道。三是加強與其他界別的聯系,當好“協調人”。既要從本界別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出發,體現本界別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又要注重凸顯各界別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加強與其它界別的聯系,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多通氣、多商量,增進了解,加深理解,實現工作同向,目標協力,步調一致,妥善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努力維護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三、強化履職意識,始終做到同心同行。政協參加單位要善于說政協話,辦政協事,履政協職,充分調動和發揮好本系統的智力優勢,積極履職資政、干事創業。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履職認識。政協參加單位要把深入學習、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當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上來。二是要注重結合,體現履職特點。要把履行政協職能與抓好本職業務融為一體,針對改革發展和法治建設中存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選定主題,深入調研,獻計出力,務求實效。在履職方式上,要以政協全委會和常委會為重要舞臺,以專委會為重要依托,以撰寫集體提案為重要手段,以調研視察為重要途徑,以反映社情民意為重要渠道,同政協加強銜接,搞好結合,體現參加單位的履職特點,為推動“十堰綠色崛起示范縣”建設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盡精誠之力。三是要突出重點,增強履職實效。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政協各參加單位要善于整合本單位的智力資源,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通過提案、社情民意、調研報告、大會發言等多種渠道,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上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