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政協四次會議上,委員們通過大會發言、聯組討論、提案等多種形式,為湖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建言獻策。
“扶貧開發產業發展是關鍵,只有充分挖掘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將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才能真正使廣大群眾脫貧致富。”湖北省政協常委曾憲初建議,出臺專項政策,統籌使用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等,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農業基地。
“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相應的技術與人才。”曾憲初還提出,應當把智力扶貧放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省政協委員李莉娜也提出,強化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基礎性、帶動性作用。“貧困地區教育體系薄弱,應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要讓貧困地區學生輸在起跑線。”
“立足特色資源條件,推動精準產業扶貧。”致公黨湖北省委通過赴湖北蘄春、英山和房縣調研發現,三縣都是湖北省內的經濟發展滯后地區,仍存在較強的扶貧需求,同時三縣都是湖北省的中藥材主產區,三縣的中藥材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將當前的精準扶貧工作與三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走精準產業扶貧之路。”致公黨湖北省委認為,可以將這一思路拓展至湖北其他中藥材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乃至擁有類似特色資源條件的地區。
民盟湖北省委則建議,由政府統一組織,建立相關部門統一口徑、統一管理、互聯互通的網絡信息平臺,負責全市貧困人口識別、認定、監測、更新等日常工作,為政府、行業部門和社會扶貧和救助工作提供權威的信息。
(轉自人民政協報2016-02-17期02版 記者毛麗萍 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