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們,分組審議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陳天會委員在中共2組發言時說,贊成徐立全同志代表十一屆省政協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報告的政治站位高、全局意識強,體現了新時代對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要求。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過去五年的政協工作,十一屆省政協工作是努力的,工作一年比一年抓得緊,工作有所創新、不斷創新,在推動省委書記領辦重點提案、實現市縣黨委主要負責人領辦督辦重點提案全覆蓋、組織月度協商座談會、搭建協商議政平臺、加強上下政協聯系聯動以及對委員的服務與管理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績。相信新一屆省政協在省委和省政協黨組的領導下,在全體委員的努力下,一定會有更大作為。
在農工黨組,熊戰勛、詹漢彬、朱云慧、周莉等委員建議,政協對“生物醫藥企業引進”“湖泊和水環境的治理”“康養產業”“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和“整車進口口岸開發區建設”等課題展開調研。
在無黨派組,李重武、王騰飛、王海英、陳光軍委員說,作為新委員,第一次參加政協會議,學到了很多政協知識,明確了政協職能、政協委員的能力要求和使命。
在總工會、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組,程武委員建議,在政協提案成果轉化為政府的政策、措施等上下功夫,關注職業教育發展,助力提升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技術、技能素質。
在婦女聯合會組,范葦委員建議,進一步探索完善提案工作機制,針對同一類型的提案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更有價值的提案。
在科學技術界組,李紅斌委員建議,政協應更多關注科技成果轉化及其相應的機制建設,助推湖北科技創新雄厚資源和實力轉化成經濟建設的強勁推動力。
在經濟界組,陳盛銀委員說,珍珠散落在地很可惜,只有一顆顆串起來才能成為項鏈。建議界別政協委員加強聯系,通力協作,為湖北經濟社會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在農業界組,黃巧云委員建議,進一步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強調過程監督,防止問題發生。減少一些考察、評比活動,把深入基層的調研工作進行合并。
在教育界組,何偉軍委員建議,政協應更關注湖北高等教育區域協調發展,更關注教育精準扶貧,更關注高校立德樹人、師德師風建設。
在少數民族界、宗教界組,趙學龍委員建議,發揮政協作用,多到少數民族地區、宗教活動場所調研,建言獻策。
在列席一組(省政府參事),列席人員何忠琦建議,進一步改善政協協商議政成果的評價機制。
在列席二組(省文史館館員),列席人員虞小風建議,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
在縣(市、區)政協列席一組、列席二組、列席三組,委員們表示,報告篇幅雖不長,但內涵豐富,很實在。特別是“一屆政協委員,一生政協情緣”讓人倍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