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省政協召開“深入推進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專項民主監督會。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主持會議并講話。省政府副省長、秘書長蔚盛斌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楊玉華作主題發言。
會上,省衛健委介紹有關情況,省政協專項民主監督調研組通報監督情況。劉松林、黃愷、翁雨雄、黃翠萍、蔡鳳珍、張發衛作監督建言,省直有關部門現場回應。

劉松林
省政協委員
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
一要踐行“創新”發展理念,轉變健康管理觀念和策略。實行“健康優先”,加快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預防為主、醫防融合”轉變。將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管理全過程,大力推動區域中醫治未病中心試點建設和重點人群中醫藥健康促進項目,對威脅健康的因素早篩查、早評估、早干預,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創新以家庭為單元的健康管理模式,強化家庭健康責任,有效解決年輕人未病不重視健康、老年人多病但能力不足的困境。
二要踐行“協調”發展理念,構建“健康+社會治理”新格局。健康治理應拓展形成“健康+社會治理”新格局。將健康管理從“以醫療衛生系統為主”向“全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統籌,衛健部門牽頭,宣傳、教育、財政、醫保、民政、社會工作等部門協同配合,社區、學校、醫院、企業、家庭共同參與的社會健康共治新格局。
三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健康人群與健康環境和諧統一。要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強化生態保護,改善環境衛生,共同促進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打造綠色健康社區,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家庭建設,建設健康環境、優化健康服務、倡導健康文化,促進主動健康。要發揮中醫藥健康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中藥生態農業,提升產業發展同時,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
四要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匯聚多元服務供給合力。充分調動政府、市場、社會積極性,形成多元服務供給格局。完善政府健康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公共衛生、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疾病防控機制,抓實“防、篩、管、治、研”重點任務,拓展服務手段,強化中西醫結合,擴大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中的運用。激發市場活力,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產業,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
五要踐行“共享”發展理念,拓展健康產業發展路徑。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保障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以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為切入點,構建全省健康信息平臺,推動醫療健康服務數字化、智慧化、個性化、精準化。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共享與應用,建立健康大數據信息共享機制;以健康大數據為依據,精準助力我省推動生物醫藥、中醫藥產業決策和布局。

黃愷
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主任
武漢協和醫院副院長
一要進一步推進衛生信息網絡集約化建設,打破信息孤島。建設覆蓋全省所有三級、二級和基層醫療機構且可實現上下級醫療機構間“實時診療互動”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信息網,確保我省心血管慢病管理落實到廣大基層醫療機構,全面提高我省心血管慢病管理水平和人群覆蓋率,降低我省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二要擴大基層醫療機構心血管病防治用藥種類和范圍。首先,針對我國和我省75%以上心血管死亡事件發生在社區、鄉鎮和工作場所的現實情況,確保所有鄉鎮和社區醫療機構配齊心血管急救藥物,尤其是新一代溶栓類藥物,第一時間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心血管急危重癥死亡率。其次,擴大基層醫療機構心血管病防治用藥種類和范圍,實現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同質化醫療,切實將心血管病現患和高危人群的慢病管理工作落實在基層醫療機構。
三要多措并舉調動各方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我省基層心血管病防治水平。首先,建立靈活的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激勵和考核機制,鼓勵全省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心血管慢病防治和急癥救治工作,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同時,將各地基層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量”和“效”納入考核范圍,從政府層面加強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基層落地扎根。
四要推動心血管防治研究工作深入開展,產生一批能有效提高我國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調動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積極性,持續強化對我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項目”的政策、資金支持,為降低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提供湖北方案、貢獻湖北智慧。

翁雨雄
省政協委員
農工黨省委會常委
武漢協和醫院醫務辦公室主任
一要健全健康教育管理機制,提升居民慢性病防治素養水平。跨部門整合健康教育資源,建設以市級為中心、區縣為主導、社區為骨干的三級多層次健康教育組織,并實行目標管理的長效運作機制。健全健康教育經費補償機制,在政府主導下多渠道籌資,鼓勵商業贊助和企業支持。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水平,實施基層醫生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加強慢病防治針對性指導,完善相關考評和獎勵指標。
二要強化聯防聯動和信息共享,實現慢性病全程動態管理。建立各級防治中心與基層醫療機構的聯動機制,共享慢性病患者的門診、住院和管理信息,推進醫防有機融合的智慧化健康管理體系。完善回訪制度,建立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慢性病患者分級隨訪管理的激勵機制,加強電子健康檔案的管理和更新。進一步整合優化醫療信息系統,發揮政府監管職能,動態監測篩查數據信息和患者病情變化,交叉檢查評估各級醫療機構的健康檔案,確保慢性病“防篩管治”精準施策。
三要拓寬基層用藥自主權,減輕慢性病患者醫療負擔。對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開通慢特病報銷途徑,增加慢性病目錄藥品的品種和規格,滿足基層治療用藥需求。做好門診慢特病和普通門診及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的政策銜接;對于不享受慢特病政策的“兩病”患者,適時引入商業保險,發揮費用補償和補充作用,促進疾病早診、早治、早愈。落實《長期處方管理規范(試行)》,在保證用藥安全前提下,為病情穩定、依從性較好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

黃翠萍
省政協委員
農工黨咸寧市委會主委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
一要加大心理健康宣教力度。教育部門牽頭做好正面宣傳,通過制作科普宣傳片,組織心理專家進校園、進社區等形式,線上線下同向發力,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教,傳播精神衛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和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的識別處置。樹牢“身心同健康”意識,培養科學養育觀念,引導學生理性面對困難和挫折,培育珍視生命、熱愛生活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健康素養。
二要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指導中心,搭建心理健康風險篩查與介入平臺,構建暢通的網絡求助和預警通道,建全青少年心理問題預防和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心理援助熱線的建設與宣傳,優質高效開展7×24小時心理援助服務。配齊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補充。
三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做好醫療機構精神科醫師的規范化培訓和轉崗培訓,提高專業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依托精神衛生中心,建立心理醫院,分級分類對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人員,開展必要的心理干預技能培訓、指導、考核,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的督導、質控、評價反饋機制。
四要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管理。堅持預防為先,將心理健康篩查納入兒童青少年健康體檢規定項目,定期面向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家校合作的“一生一冊”心理成長檔案,加強對重點學生和特殊群體的實時動態監測。探索利用大數據分析在心理健康篩查和研判中的實踐路徑,對高風險學生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前移干預關口。
五要加強基礎醫療保障力度。擴大公益性、普惠性心理咨詢和干預治療服務供給,實施全省統一的、準入法管理的診療項目、醫用耗材目錄,擴大醫保覆蓋面,增加醫保資金投入,提高心理健康醫保報銷比例,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蔡鳳珍
省政協委員
民建孝感市委會主委
孝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一要在提升能力建設上強支撐。把以基層為重點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大基層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做實規范化培訓指導;暢通省級專家下沉、基層醫務人員到省級醫療機構培訓進修“雙向通道”,持續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培養。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建強縣域醫療龍頭醫院;加強基層特色專科建設,突出錯位發展,提升診療能力。
二要在信息技術賦能上強質效。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設完善省級“323”專病防治信息系統,推動省、市、縣、鄉、村以及各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打通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健康檔案數據與上級醫院檢查、診療信息共享渠道,實時掌握患者健康動態變化,實現大數據支持下的“宣、防、篩、管、治” 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流程、閉環式”健康服務,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
三要在完善保障機制上強統籌。用好用活中央、省級重大項目經費和基本公衛項目經費,采取省、市、縣財政按比例分級負擔方式,強化經費保障。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醫保部門研究利用醫保支付方式杠桿促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實;發改部門在項目謀劃立項方面加強支持;教育部門加強學校衛生、師生健康和近視預防干預等工作,提升工作合力。

張發衛
宜昌市政協副主席
一要加強平臺建設。出臺政策,支持各地建設有效管用的“323”攻堅行動大數據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大投入,建立專病數據庫,整合重點疾病數據與區域全民健康信息,更好地支撐“防、篩、管、治、研”工作。
二要加強信息共享。加快省級“323”攻堅行動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專病防治平臺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地市級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融合共享。加快建立衛健與教育、政法等相關單位的數據采集、共享機制,實現兒童青少年眼視光診療、視力篩查、學生體質監測、體檢等數據的互聯互通。
三要加強信息應用。運用大數據技術,利用獲得的數據和信息,開展“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致病因素、發病機制、預防干預、診療康復、醫療器械、新型疫苗和創新藥物等基礎研究。
四要加強效果評價。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客觀、全面地評價“323”攻堅行動實施以來的效果和效益,為精準干預和調整健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孫偉說,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增強共同推進攻堅行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要圍繞增強整體工作合力和濃厚氛圍、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政策保障、加大預防力度等重點和關鍵,推進攻堅行動落細落實。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履職統籌,在全省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中開展好“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共性指導議題的調研議政,開展好“關愛困境兒童和流動、留守兒童”主題活動。加強民主監督意見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推進,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健康湖北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蔚盛斌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吸納落實政協民主監督意見,堅持大健康觀、大醫療觀,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實工作舉措、更強責任擔當,推進“323”攻堅行動取得新成效,以“小的切口”“大的縱深”“廣的覆蓋”解決民生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會議采取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在省政協機關設主會場,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政協設分會場。武漢市政協主席楊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省政協秘書長涂遠超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