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應標本兼治改革創新穩步推進

2015-11-04 17:41:10  
字體大小:【

 

    近幾年來,國內很多城市紛紛為解決燃煤、燃氣和用電取暖帶來的能源損耗問題,進行產業聯盟邁向專業化、利用市場機制加強區域間合作、建立城市集中供熱系統、推動搭建投融資平臺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通過我們政協委員對上述課題研究發現,各地在推進節能低碳集中供暖工程中依然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一、部分節能減排低碳技術的基礎性工作比較落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沒有成為全民的自覺意識和行動。一方面,由于相關的法律、規章標準規范尚不完善與研究工作相對薄弱,都導致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標準執行不到位,同時存在存在著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另一方面,目前十分缺乏專業技術人才,亟需盡快調整人才結構,以高層次、專業化為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精尖人才。此外,民眾對節能低碳集中供暖內涵理解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

 

    二、相關的技術融資渠道還不夠通暢,市場手段運用不足,資金缺口巨大,未能建立有效的政府運行要素激勵約束機制。由于現階段節能低碳集中供暖項目需要的資金量較大,而國家缺乏對民用節能低碳集中供暖企業在補貼、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尚未建立為節能減排低碳高新技術企業專門的融資渠道,影響了企業的做大做強,推行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的動力嚴重不足,與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極為不適應。

 

     三、片面追求整齊劃一,注重形式,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缺乏統一性有待完善。比如: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節能低碳集中供暖建設中,有的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追求形式,沒有結合當地實際狀況,打破了原有的節能和諧局面。甚至一些地方規劃沒有充分針對城市特點、地區差異區別,忽略了城市長遠與近期節能低碳集中供暖建設需要,導致與實施脫節,一些重點行業落后工藝依然占有一定比重,無法予以根除干凈。

 

    對策與建議:

 

    第一,進一步健全基礎數據庫,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努力提高全民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意識,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各地要組織各方面的專家繼續深入調研轄區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現狀,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總體發展規劃、宏觀戰略,明確城市定位,有的放矢地完善適合各地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的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提升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監管能力。此外,還要通過各種宣傳媒介進行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知識的宣傳教育,從理念上進行全民引導,大力開展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知識的普及、推廣工作,增強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

 

    第二,因地制宜,分類型、分步驟,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節能低碳集中供暖低碳生態城市建設。雖然近年來,各地都引進和培育了一批高技術的節能低碳集中供暖企業。但總體來說,技術的含金量還不太高。政府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引進的力度,鼓勵有能力的企業進入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技術領域。通過財稅政策,調動企業發展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技術的積極性,拓寬這類企業融資渠道,積極發展金融創新,鼓勵風險基金投入,促進節能低碳集中供暖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比如:可以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技術的研發和費用部分抵扣稅金等。通過稅收優惠政策、補貼政策和信貸優惠政策等手段,加大對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產業的激勵和引導,為節能低碳集中供暖項目的開發與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要盡快調整人才結構,以高層次、專業化為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精尖人才,為建設節能低碳集中供暖生態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三,著力改革創新,適度超前發展,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發展。各地要把能低碳集中供暖生態城市和城市生態經濟建設放在首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用新技術來改造和發展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群,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城市經濟發展。同時,要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適用的節能低碳集中供暖技術,鼓勵技術創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低碳集中供暖關鍵技術開發以及產業化進程,提高節能低碳集中供暖關鍵技術、產品、軟件以及設備的自主研發電熱地暖系統以及其他低碳綠色節能建筑等項目的能力和空氣能地暖機組等裝備能力。通過系這些新能源產業模擬優化,集成產業群,實現熱流程合理化、設備效率最大化,從而提高系統能源效率。

 

    (老河口市政協委員、市工商局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