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鄉夏季飲食文化日漸繁榮,大小飲食餐點早晚“一碗面”消費趨勢比例逐漸增大,“一碗面”消費維權的種種問題也開始凸顯。通過我們政協委員一線調研發現城鄉“一碗面”食品安全隱患問題依然不容忽視,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城鄉“一碗面”業主安全意識淡薄。比如:一些城鄉“一碗面”業主文化素質不高,經營設備簡陋成本低,沒有經營許可證和衛生證明,食品安全隱患比較突出。
二是城鄉“一碗面”業主進貨渠道不規范,一些業主為降低成本甚至非法使用在“問題面條”偽劣原料,致使食物中毒隱患無法排除。
三是城鄉“一碗面”監督人力資源不足,素質不高,監督手段落后。比如:多數一線監督人員不僅數量少而且綜合素質不高,高級技術職稱和高學歷人才少,中低學歷職稱甚至非專業人員多,加上在監督工作中缺少必要的儀器和設備,尤其是快速檢測設備,現場監督仍然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感官檢查和手寫筆錄,工作效率較低,使得現代化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難以在基層真正推廣。
對策與建議:
第一,堅持“源頭管理抓綜治、生產環節常監管、流通環節重整治、消費環節嚴監督”的工作方法,從源頭把好城鄉“一碗面”質量關。建議各級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加強對城鄉餐飲攤點面條配送的“作坊(企業)”面制品監管檢測,以及清查經營戶的經營資質、食品來源、索票索證及食品加工經營場所衛生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執法人員現場依法處理。同時,要建立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負責制,做好應對消費者投訴和食物中毒等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準備工作。
第二,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嚴把政府監管質量關。比如:除了靠經營者自覺外,也要靠廣大社會人員增加安全意識,從整個社會層面提高全民的衛生意識。此外,還要加強立法,明確部門職責,強化對飲食店(攤、點)的有效監管,提高餐飲業準入門檻。尤其是教育、衛生、食品藥品、工商等多個職能部門要通力合作、協調配合,不斷城鄉“一碗面”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盡快形成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局面。
第三,堅持“定區位經營、定條件準入、定步驟實施、嚴把原料采購、關嚴把食品加工、關嚴把食品銷售關” 的工作標準,嚴把市場經營關。比如: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形式,幫消費者識別黑心作坊用硼砂加工面條以及用硼砂和面制售“毒面條”消費陷阱,在城鄉市場開展網上維權知識宣傳,建立維權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城鄉市場實際,盡力解決經營者對“一碗面”食品的生產、收獲、加工、包裝、運輸、儲藏、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困難,力爭讓城鄉“一碗面”餐飲攤點業主生產規范、衛生規范以及操作程序更加規范、健康地發展。
(老河口市工商局、市政協委員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