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收益扶持制度以資本形式拓寬了扶貧攻堅的傳統路徑,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參與,激發資產收益扶貧活力。但是受到農畜產品存在價格周期性波動、貧困地區缺乏人才資源等因素影響,推行資產收益扶貧制度時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農產品市場波動大,高收益恐難維持。貧困地區底子薄,多數以發展種養產業為主,而且具有受自然災害、市場波動影響大等特點,貧困人口依附企業生存,市場好時高收益率能夠得到保障,倘若進入低谷期,企業就很難持續帶動脫貧。
二是發展農業合作組織避免盲目跟進,需要引進先進人才及理念。“村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增強了基層組織活力,形成了利益聯結紐帶。但是一些合作社本身存在銷售、加工、運銷、服務能力滯后,輻射帶動能力弱等問題,捆綁上貧困戶無疑會增大負擔。
三是加強幫扶資金監管,防止資產流失。資產收益幫扶是建立在大量幫扶資金的基礎之上的,怎樣有效監管,合理利用資金至關重要。
為此建議:
1、地方政府挑選合作企業時,要嚴格考量資質,與實力大,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進行合作;同時還需要完善政策性保險、信用擔保、財政補貼等風險防范體系,提供風險防范能力。
2、引入先進的人才和管理理念,并給予適當的金融扶持,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村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不能盲目推廣,先選擇產業方向明確、覆蓋農戶范圍廣、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參與扶貧。
3、扶貧項目落地后相關部門持續跟蹤監管,防止扶貧資金被挪用、侵占;產業扶貧項目建立公開機制,將對資金來源、資金規模、建設內容等信息定期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民盟湖北省委 黃罡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