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提問
兒科看病難,家長盼良方
家住武昌的熊女士:4個月的寶寶前不久疑似流感,當天醫院兒科人滿為患,特意讓老公一大早去漢口一家大醫院掛急診,結果下午去了又排了4個多小時隊才看上。聽說,兒科醫生短缺是醫院的普遍現象,現在需求量這么大,就沒有辦法解決嗎?
熊女士的疑惑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入冬以來,流感高發,不少學校、幼兒園整班停課,醫院兒科人滿為患,兒科醫生短缺的痼疾愈加凸顯。
缺口近3萬,兒科崗位吸引力待提升
1月25日,在醫藥衛生界委員駐地楚天粵海酒店,省政協委員、省衛計委黨組書記張晉從應急和謀遠兩個層面回應了群眾的提問。
他介紹,為切實做好兒科冬季疾病高發期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全省各級醫療機構采取了增加兒科診室、延長診療時間、增加專家門診頻次、調集專業內科醫生充實兒科醫療資源等應急措施,目前來看,該應急調配措施運轉情況較好,對緩解全省兒科看病難效果明顯。“據統計,全國兒科醫生的缺口在20萬左右,湖北地區預估有2萬到3萬的兒科醫生缺口,”下一步,省衛計委將從解決全省兒科醫生缺口大、兒科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這一根本問題來開展工作,主要包括積極推動省內各大高等院校恢復兒科系、建設全省兒科醫療人才培訓基地、提升兒科醫務人員待遇等。
如何提升兒科醫務人員崗位吸引力?張晉表示,在醫療機構內部分配中,要充分考慮兒科工作特點,合理確定兒科醫務人員工資水平,兒科醫務人員收入不低于本單位同級別醫務人員收入平均水平。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兒科醫師,在職稱晉升和主治醫師崗位聘用中給予適當傾斜。在衛生計生突出貢獻專家選拔和其他評優評先工作中,對于符合條件的兒科醫務人員,予以重點考慮。
此外,為切實提升基層兒科醫生的醫療服務能力,省衛計委還組織開展了“基層骨干醫師培訓計劃”、湖北省兒科聯盟舉辦了“百名醫生高級培訓班”等進修培養計劃。各三級醫療機構均增加了兒科專業進修生及規培生的招生人數。
建好基層醫院,服務更多病患
兒科醫生問題牽動著代表委員的心。“很多學校取消兒科系是造成兒科醫生短缺的重要原因”,省人大代表、隨縣中醫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葉恒江分析,兒科疾病不確定性強、變化大,患者溝通不便,加之家長情緒緊張,稍有怠慢可能會受到責備,致使兒科醫生工作壓力大,隊伍不穩定。
葉恒江說,我省三級分級診療已基本建立,普通的常見病在社區醫院、衛生所就能得到有效治療,要通過宣傳,增加民眾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的信心,減輕大醫院兒科診室的壓力。
為什么家長傾向于到大醫院兒科就醫?
省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認為,基層醫院的能力建設和人員配置不足,影響了大家對基層診療水平的信任。“近年來,我們通過托管醫院、醫聯體、對口支援等形式為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做了一些指導,但還遠遠不夠。”吳菁說,“我去過很多基層醫院調研,發現有的醫院有房子、有設備,但沒有使用這些設備的人才。有些基層醫院想招聘一個碩士都很難,致使醫療水平很難提升。”她建議,地方政府從生活、職業規劃和學習培訓等方面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幫助基層醫院招聘人才、留住人才,增強老百姓對基層醫院的信心。
吳菁表示,我們大醫院也愿意通過遠程醫院、教育培訓、對口幫扶等方式,幫助基層的醫療工作者提升技術水平,跟上醫學發展的需要。
省政協委員、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副院長龍兵建議,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醫院或地方財政為兒科醫務人員發放特殊崗位津貼,越基層的醫院,津貼水平越高,引導兒科醫生留在基層,讓更多兒童患者在家門口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