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類讀物
書名: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編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波瀾壯闊,開創性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經歷了許多風險考驗,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堅持黨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書名:習近平在廈門
作者: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 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內容簡介:
習近平同志于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任廈門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本書通過采訪習近平同志在廈門任職期間與他有過直接接觸的同事、干部群眾等人,真實還原和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在廈門的從政軌跡和領導風范。
書名:習近平在寧德
作者: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 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內容簡介:
習近平同志于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任寧德地委書記。本書同樣以講述者口述記錄的形式,再現習近平同志成長歷程中的一個階段,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兩年的工作軌跡。
書名: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作者: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內容簡介: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節目從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本書為其文字版,書中文字內容以該節目解說詞為主,視頻內容通過二維碼植入方式呈現,讀者在閱讀文本的同時,可掃碼聆聽總書記原聲,觀看原片視頻。
書名:民族復興和中國共產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作者:李君如 著
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內容簡介: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哲學之問為切入點,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為架構,深刻闡述了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接續奮斗中所秉承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歷史規律、所堅持的為民之心、所持有的文化自信。全書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歷史中觀照黨的歷史,充分展現了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縱深解讀。
書名: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
作者:張蘊嶺 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內容簡介: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大勢、歷史演進趨勢、時代變化態勢和中國自身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本書作者以觀察全球維度、認識世界大勢的大歷史視野,從大變局中的世界秩序、大變局中的美國、歷史上的“百年大變局”及演變動力、大變局中的世界經濟等方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了戰略性和全面性的研究,系統總結和權威解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如何應對全球之變、地區之變、中國之變等難題,并提出一系列創新理論和戰略對策。這些獨特見解,既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如何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如何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如何既發展自己又造福世界等重大戰略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也為在激蕩變局中重塑國際新秩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大思路”。
書名:從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到協商民主(上、下)
作者:陳惠豐 著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內容簡介:
作者陳惠豐同志長期從事統一戰線、人民政協的理論政策研究工作,參與了許多重要文件和文稿的起草工作。本書選取了作者從1986年至2019年關于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和協商民主的研究成果,對學習了解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和協商民主理論與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經濟類讀物
書名:解讀中國經濟
作者:林毅夫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內容簡介:
《解讀中國經濟》是解讀中國經濟之作,總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和改革活動的經驗,提出了一個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一般理論,并以此理論分析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成就,面臨的主要經濟、社會問題,探討其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書中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實例,系統地回顧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與改革經驗,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
書名: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
作者:蔡昉 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經濟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分別在不同階段上進行了艱辛的探索,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和有益的教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奇跡,也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中國經濟發揮了世界經濟發動機和穩定器的作用;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分享與智慧借鑒;中國經濟探索中所體現的具有共性的發展規律,以及把一般規律與特殊國情相結合的方法論,為修正、豐富和創新經濟理論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尤其有助于推動發展經濟學的復興。面向兩個一百年目標,中國經濟正從中等偏上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不僅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還將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書名: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
作者:張國剛 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內容簡介:
“絲綢之路”內涵廣闊,源遠流長,更因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本書作者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從專家的視野,以通俗的筆墨,為讀者提供一部絲綢之路的輕松閱讀文本。高屋建瓴,又觸及前沿;提供新知,又啟發思想,為現實關懷提供歷史的思考。作者深入上古、漢—唐、宋—明、晚明—清中葉各個階段的中西交往,講述“一帶一路”的歷史演進。對絲綢之路的經濟商貿、政治軍事以及文化交流功能,進行了交光互影的綜合分析。在勾勒紛繁而有趣的歷史人物、事件、器物和藝術生活的同時,深入剖析文明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沖突與融合。不僅喚起廢墟遺址中酣睡的文化性靈,更為在今天的生活中,人們普遍遇到的跨文化問題提供有益的啟示。
三、歷史類讀物
書名:新中國70年
作者:當代中國研究所 著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內容簡介:
《新中國70年》運用真實準確的史料、嚴謹詳實的數據和平實順暢的語言,全面、系統、準確記述了新中國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間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及其間發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決策、重大理論、重大實踐;生動展現了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建立、鞏固和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改革開放中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道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奮斗與奮進歷程;生動描述了新中國經過幾代人辛勤努力,把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間發展奇跡;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中國實踐的不斷結合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發展史,也是新中國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的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該書還生動記述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與英雄模范。
書名:重塑中華:近代中國的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作者:黃興濤 著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內容簡介:
本書將傳統的精英思想史與“新文化史”的有關方法結合起來,對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孕育、形成、發展及其內涵,作了系統深入的整體性考察和闡釋,既注重歷史脈絡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發掘解讀,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視剖析,也重視國家體制、政黨政策、關鍵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響和意義分析,并努力呈現了此一觀念得以社會化的諸多歷史面向。書中強調,現代中華民族觀念一直伴隨著中西思想的遇合與古今觀念的交匯,表現出民族與國家的糾結與互動;對于認知主體而言,則始終包含著情感與理智的沖突與融合,見證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調適。它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認同,可以說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精神與民族、國家的命運,是極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會文化史現象。
書名:共和國之路
作者:李忠杰 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內容簡介:
《共和國之路》是《共和國識別碼》的姊妹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識別碼”是一整套國家標識,包括共和國特定的歷史、制度、道路、戰略、政策以及國際地位等。本書從共和國的起步發展、改革奮進、領航軌跡、經濟建設、科技之路、文化教育、社會進步、衛生事業、應急救災、走向世界等方面精選了140多個關鍵詞,主要從歷史的角度揭示和界定共和國的內涵、特征、事件和成就,系統地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來發展的主要成就,詳實而生動地展現了共和國70年來的滄桑巨變、偉大歷程,使讀者重溫家國記憶,加深對祖國的認同感、自豪感。
四、文化類讀物
書名:好詩不厭百回讀
作者:袁行霈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內容簡介:
《好詩不厭百回讀》是當代國學大家袁行霈先生詩詞賞析的小集。本書集合了袁行霈先生對自《詩經》至《納蘭詞》,五十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賞析,旨趣高雅,言語親切,非常切合“大家小書”的意旨。
書名:苦難輝煌
作者:金一南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內容簡介:
20世紀在世界東方,最激動人心與震撼人心的,莫過于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這一歷史命運的大落大起。各種政治力量在中國沖撞與較量,內外矛盾沖突空前尖銳,相互斗爭局面極其復雜,各派力量的策略轉換空前迅速。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通過萬里長征這一中國共產黨人的煉獄,通過嚴酷的圍堵、不盡的跋涉、驚人的犧牲……形成的地獄之火,使中華民族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中極富史詩意義的壯舉。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革命也由此成為一只火中鳳凰,從苦難走向輝煌。
書名:人世間
作者:梁曉聲 著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內容簡介:
《人世間》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從20世紀70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藝術而雄辯地展現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步,堪稱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作者感同身受,滿懷深情,立足底層,直指人心,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長篇小說佳作,更是梁曉聲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個新的高峰。
書名:大國重器
作者:徐劍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內容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簡稱第二炮兵,是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戰略部隊,是中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本書以宏大的視角、激情澎湃的語言,用五十二萬余字的篇幅,梳理了這支戰略部隊的歷史,對其發展史上的節點予以了濃墨重彩的關注與描述。前后幾代國家領導人、中國科學家、軍隊實際負責人在這支戰略部隊從籌建、初見規模、發展壯大等不同階段的高瞻遠矚、擘劃決策、嘔心瀝血均寫得入木三分,傳神感人。對普通的建設者,平凡乃至于無名英雄的關注、謳歌,則有力地表明了,中國火箭軍無論其前身、現在與以后,都是全體國人心之所系的國之重器。
五、科技類讀物
書名:5G時代
作者:項立剛 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內容簡介:
5G被譽為“數字經濟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視頻社交等新技術新產業的基礎,也將為“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提供關鍵支撐。《5G時代》對5G的三大場景、六大特點、核心技術、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紹,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5G”。本書還對5G賦能傳統產業做了深入闡釋,為讀者勾勒了交通、醫療、工業、農業等因5G而將產生的深刻變革。
書名:是什么卡住了我們的脖子
作者:劉亞東 著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6月
內容簡介:
《是什么卡住了我們的脖子》一書聚焦那些“卡住了我們的脖子”的核心技術狀況,對這些技術進行了客觀冷靜地解讀,并配以圖片進行輔助閱讀。聚焦這些卡脖子技術,就是要用理性的態度和冷靜的聲音去引導社會輿論,讓公眾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眾多技術短板,并實事求是地對中國科技發展抱有合理預期。書中增設延伸閱讀板塊,對核心技術中的關鍵詞進行了科學地說明和解釋。全書通過理性的態度,冷靜的聲音,追本溯源,走中國科技的升級之路。
書名:華為:磨難與智慧
作者:王永昌 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內容簡介: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以美國政府為主導的西方各國紛紛對華為進行制裁,華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這種逆境之下,任正非領導的華為人迸發出的勇氣與力量使世人驚嘆。“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墊子文化”等金句揭示了華為人奮斗與時刻自省的頑強精神。本書基于任正非的多篇講話與文章,從中梳理出華為與任正非的管理、人生哲學,帶領讀者領略這家成立四十年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面對困境生生不息的智慧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