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加強學習、提升素質、繼承傳統、堅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古語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讀革命歷史書籍是我最大愛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恰逢省政協機關開展“我品書香 創先爭優”讀書活動,我拜讀了金一南教授所寫的《苦難輝煌》,讀完之后,受益匪淺,頗受啟發。
《苦難輝煌》一書由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所著,以獨特的視角、真實的史料、生動的語言,從具有大影響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錯綜復雜、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20世紀在世界東方,最震撼人心的莫過于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本書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清晰地再現了一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引導中國革命歷經磨難挫折,最終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畫卷。我仿佛跟隨黨的步伐重新經歷了這一程又一程的風風雨雨,這激發了我的使命擔當感。
憶往昔,看今朝。追憶歷史,緬懷英烈,為的是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更加明白自己身上的歷史重擔。無數革命先烈,已用他們的智慧和生命出色地完成了歷史交付他們的使命,造就了苦難中國的涅槃重生,換來了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而現在的我們,是改革發展大潮中成長起來的共產黨員,是新時代的中流砥柱,更應當勇挑時代重擔,在突飛猛進的社會主義建設洪流中奉獻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勤學黨史,秉承堅定純潔的黨性。忘記過去等于背叛自己。越是外部環境復雜,越要加強黨的光榮歷史教育使黨員干部時刻做到頭腦清醒,不為名所惑,不為利所誘,堅定立場,廉潔奉公。每位黨員都應自覺學黨史,用黨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遵守黨紀國法,牢記黨的重托,永葆政治本色。
二是要常思先烈,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學習黨史中的英烈,在當前具有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義及作用。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經濟的跨越式前進,大國強國地位的確立,這足以令先輩們欣慰。然而,令人痛心的卻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迅速膨脹的物質欲望、享樂主義卻在不少黨員干部身上肆意蔓延,破壞黨風,侵蝕隊伍,最終不僅毀壞了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也斷送了個人的前途和家庭幸福。因此,常思革命先烈,回顧黨的歷程,追本溯源,時時做到警鐘長鳴,處處保持冷靜頭腦,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去貪念,樹正氣,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在自己的崗位上塑造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立足現實,勇挑富國強民的重任。時代總是在進步,要發展,每一代人都被賦予了特定時代的歷史重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身為執政黨中的一員,我們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擔重任,將個人的成長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用科學的理念、務實的作風謀劃事業;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這才無愧一名共產黨員的稱呼,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培養。
新中國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不會忘記,無數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工作再重,生活再累,日子再苦,即使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彎路,但和20世紀初的早期共產黨員相比較,還有什么不能戰勝的困難、有什么不能化解的委屈和不能克服的難題呢?所以,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都要以堅強的黨性,以滿腔的熱情,扎實工作,奮力拼搏,不辜負曾經為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無數英烈,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奮斗!
(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 付亞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