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近日,襄陽市政協召開民主監督協商會,對照中央要求、相關規定和《襄陽市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對全市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中還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開展民主監督,邀請政協委員、“新經濟”市場主體、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代表等進行協商交流,為襄陽市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建設凝聚行動共識。
前期,市政協民主監督調研組聚焦問題在調研中了解到,襄陽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市本級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辦法,實現重大行政決策政府法律顧問參與率100%,集體討論率100%,由此有效破除制度“藩籬”,修改政府規范性文件36件,宣布廢止49件,為市場主體松綁;全市逐步建立了減免責清單體系,對322種違法行為實行柔性執法(其中294種不予處罰),對316種違法行為明確了自由裁量基準;在貫徹“有呼必應、無事不擾”服務理念中,依據經營主體信用評價等級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動態調整“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營造了對守法誠信企業“無事不擾”、對失信企業監管“無處不在”的法治環境。
美團智慧出行是近年來美團電子商務平臺拓展的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美團電單車于2020年進入襄陽市場,是襄陽市第一家相關授牌企業,也是襄陽新日電動車最大的合作商之一。
“前不久,襄陽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共享電單車企業進行了一次專項執法檢查,發現了一些我們沒有及時發現的問題。市場監管局對同行業5家企業進行約談,反饋了相關問題,溝通解決辦法,執法部門對共享電單車實行投放總量動態控制,規范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競爭。我們也立行立改,不僅解決了具體問題,且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工作機制。這樣的執法方式,既有信任理解的溫度,又有糾偏矯正的力度。”企業代表、美團共享騎行湖北區域負責人楊光在民主監督協商會上說。
楊光也表示,進一步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完善公平競爭的社會監督機制,建立有效的政府監管評估機制,有助于提升市場主體服務水平,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讓城市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包容審慎原則的提出,其特定背景主要是針對‘新經濟’,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規定的四類‘新經濟’,表述比較抽象,實踐當中不易把握。從我市的情況看,各部門實行的措施大多具有普適性,留給執法人員的‘判斷空間’大,在執法個案存在主觀選擇性包容的風險,影響制度的實施效果。”市政協常委李永澤代表政協民主監督調研組發言時同時指出,“針對監督過程中思想認識不夠統一、制度體系不夠健全、執法行為不夠規范、組織保障不夠有力、社會感知不夠明顯等方面的問題,建議在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制度中,需要充分認識和把握經濟發展新趨勢、‘放管服’改革新形勢,務實精準高效推進改革;創新監管方式,讓行政執法有‘尺度’更有‘溫度’。”
對照本次民主監督中指出的問題,副市長張學林當場表示,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大家提出的對策建議,深入分析查找問題原因,及時改進提高,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工作向縱深拓展,持續提升襄陽都市圈要素集聚力、區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