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政協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在中心工作中是當“吃瓜群眾”打邊鼓、還是聚力劃槳開大船?浠水縣政協一班人經過短暫討論迅速明確了思路——將縣委縣政府“建設五個新浠水”工作目標作為本屆政協履職方向,全面開展“建設五個新浠水、政協委員在行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活動涵蓋五個專題11項內容。通過精心組織、層層動員,332名市、縣政協委員迅速行動,在“建設五個新浠水”的生動實踐中貢獻政協力量、展示委員風采。
一、抓政治建設,突出思想底色
始終把講政治作為“建設五個新浠水、政協委員在行動”的行動先導,把政治學習作為黨組會、主席會、常委會、培訓會“第一議題”,特別是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持續開展大學習、大宣傳、大宣講、大研討、大貫徹,確保黨的最新理論在全體委員中、界別群眾中入腦入心。始終把縣委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作為政協的行動自覺,始終做到重要工作主動匯報、重大事項及時反映、重要議題嚴格報審,始終堅持縣委工作部署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及時跟進到哪里,工作力量就匯聚到哪里,政協作用就努力發揮到哪里,推動縣委決策部署在縣政協落地落實。
二、抓領導示范,增加行動成色
縣政協黨組成員帶頭行動,領辦實事。政協主席楊嘉國按縣委安排擔任城鄉融合發展指揮部指揮長和茶產業鏈鏈長,有人勸他別太投入,“掛個名”時常“過問”一下就行,但他堅持身體力行,深入工作一線、深入工作阻力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通過扎實調研、破解難題、化解矛盾,使121戶阻力重重的“釘子戶”完成拆遷,7個進展艱難的民生項目順利開工,3個動工三年的“胡子”工程重新啟動,投資12億元的縣人民醫院項目快速完成立項、初計、拆遷工作。通過組織外出考察、技術人才引進、招商引資,使一個個雜草叢生的茶園重獲新生,2個投資過千萬元、配套最先進制茶設備的生產車間建成投產使用,一組組浠水陶瓷裝浠水茶的精品禮盒走俏各地,“春光這里正好,浠水新茶飄香”的新聞報道、短視頻在各主流媒體、自媒體連續集中展現,“董河”“望江春”“雀山”茶葉知名度和產品美譽度持續提升。浠水茶產業鏈主業產值首次突破5800萬元。縣政協三名副主席分別牽頭負責散花、浠水北兩個高速卡口和高鐵站的疫情防控,機關全體干部到卡口值班,為打好打贏全縣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兩名副主席分別擔任東西干渠抗旱指揮部指揮長,通過提前謀劃、科學組織、一線協調指揮,汩汩清流流向田間地頭,在長江流域極端干旱年份實現了農業穩產增產。
三、抓委員履職,凸顯政協本色
圍繞建設“五個新浠水”,縣政協認真組織調研、視察、協商活動。一是協商、視察有力度。組織“工業園區要素建設”“培育建筑龍頭行業、實現資質企業擴面提質”專題協商,通過密集進園區、跑企業、訪單位,組織部門、企業、委員多方“面對面”商討,為工業園區要素建設和建筑業快速發展找準了方向,一些難題得到了破解。開展了文化產業專題視察、鄉村振興示范片建設專題視察、老舊小區改造專題視察、在建工程監督視察,組織委員為我縣文化建設、鄉村振興、城區建設“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匯聚力量。二是專題調研有成果。扎實開展大別山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管理、提高城鎮化率、打造臨空臨港經濟合作先導區、縣域醫共體建設等調研活動,結合外地先進經驗和浠水實際,集中委員智慧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三是建言獻策有熱度。縣政協十四屆一次全會共收集提案249件、共立案244件,目前已基本落實辦結;組織“學習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浠水怎么干獻策”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政協委員微建言”活動,委員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為縣委縣政府工作建言獻策,72條建議得到縣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方面發出政協聲音、體現委員情懷。
四、抓工作平臺,彰顯時代特色
充分利用五大平臺開展活動。一是“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平臺。由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分別牽頭,成立5個 “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委員小組,分別對洗馬河東村、萬當鋪村、關口牧嶺村、散花三壕村、蘭溪明華村對口助力,目前已謀劃項目26個、辦成實事12件。其中洗馬鎮河東村完成供水管網、500kVA專變安裝和道路整修,電商貿易聯盟全面運營;洗馬鎮萬當鋪村完成健身廣場、紅葉楊、花卉果木、稻蝦基地等項目;關口鎮牧嶺村組織富余勞動力務工,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散花鎮三壕村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農民增收。二是政協委員“同心林”平臺。在南城姑嫂山利用荒廢山體,組織政協委員栽植綠化苗木5000棵,后期每年還要組織栽種,加強跟蹤養護,爭取通過五年努力,把荒山變青山、變“金山”。三是稅收服務平臺。組織政協委員中的專業機構和人員,于4月份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稅收志愿服務隊,在稅企之間架起了一座暢通高效的橋梁,打通了稅收服務需求的“最后一米”。四是“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平臺。將市、縣政協委員全部下沉到15個鄉鎮(區)、社區(村),圍繞 “影響群眾健康問題‘323’攻堅行動”、“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協商活動131場次,解決基層所需、群眾所盼問題95個。五是政協委員讀書平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協委員“多讀書、讀好書”的工作要求,用好倡導動員和制度規范兩種手段、推薦必讀和選學兩個書目、打造線上和線下兩個陣地、完善骨干領學和以講促學兩種方式,讓全體委員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增強讀書活動的實效性。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建設五個新浠水、政協委員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活動過程、活動實績先后79次被省、市、縣級媒體報道;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委員助力鄉村振興在全市作了經驗交流發言。下一步,縣政協將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提高活動質效,確保“建設五個新浠水、政協委員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有聲有色、有質有量、有始有終,用優異成績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浠水縣政協 楊嘉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