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革勒車鎮繼續發揮梅花小鎮優勢,擴大花海面積,同時在古鎮打造鐵匠、木匠、造紙坊等體驗式、沉浸式旅游服務,讓游客引得來、留得住。”
4月4日,在恩施州來鳳縣革勒車鎮政府3樓會議室,來鳳縣政協委員謝爽借助PPT,提出他對該鎮旅游規劃方面的思考,簡單明了的規劃講解不時引發大家點頭稱贊。
當天,來鳳縣政協邀請系統部分專業委員和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革勒車鎮,圍繞該鎮鄉村旅游全域發展建言獻策,提供點對點服務,受到歡迎。
“近兩年來,革勒車鎮梅花小鎮建設有目共睹,發展有優勢,也有劣勢,要做好一個規劃、培育一批商戶、完善一系列配套,也要統一宣傳標識標牌。”參加會議的富洲文旅集團負責人宋道橋的建議打開了大家交流討論的話匣子。
“游客如何引得來、留得住?建議瞄準周邊300公里半徑范圍客源,要有重點,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長期從事旅游社工作的郭春委員建議。
“可借鑒重慶武隆區荊竹村,建議還是以梅花為中心,突出打造‘一花一街一河一坪一宴’景觀,形成自己的品牌。”縣政研室主任、王勝澎委員接過話題。
“王委員的建議很好,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的思考,當前我們就是要把梅花面積體量做大,圍繞中心景觀建設,逐步推進全域發展。”革勒車鎮黨委書記宋宇回應。
“可以圍繞建設旅游名村或者度假村做文章,積極爭取鄉村振興方面的支持。”在縣文旅局旅游股工作的向大勇委員接著建議......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從旅游規劃、活動策劃、包裝營運、政策解析、項目建設、土地報批等方面建言獻策,集思廣益,助力該鎮鄉村旅游發展。
游古鎮、賞花海。今年3月,革勒車鎮以“‘梅’麗革勒車,花開正南園”為主題,組織開展系列鄉村旅游活動,火出了“圈”。恩施8縣市及湖南、重慶等周邊游客慕名而來,300多畝盛開的梅花園成了眾多游客的打卡地。一季度,革勒車鎮共接待游客2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4億元,舉辦的土家泡湯豆腐宴僅僅半個月營業額就達15萬元。
花季過后怎么辦?接下來如何讓鄉村旅游不變冷?
縣政協積極發揮委員專業優勢和團隊作用,牽頭組織在革勒車鎮開展“旅游攻堅年”為主題的服務活動,組織委員圍繞“交通保暢、環境整治、市場規范”等方面突擊補強。同時,組織旅行社、策劃公司、政策研究、文旅等方面的委員,同步開展鄉村旅游發展專題調研點對點服務,剖析該鎮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
近3小時的交流討論,形成打造古街十八坊、精制宣傳片、擴大梅花種植面積、包裝策劃研學基地、節慶周末活動、培訓旅游人員等十余條具體意見。
“建議革勒車鎮圍繞梅花做文章,把梅花景觀做實。我們政協委員的建言要接地氣,要點對點服務,要為解決問題提供決策參考,希望各位委員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建言建到點子上,為來鳳全域旅游攻堅年貢獻力量。”縣政協主席趙昌青說。
(來鳳縣政協 唐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