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縣政協住馬良鎮委員活動組將協商平臺前移至陳家灣村,創造性開展進農村、支部聯建,進農家、委員聯戶,進企業、發展聯商“三進三聯”活動,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走深走實。
一大早,保康縣政協住馬良鎮委員活動組的幾名委員和村民圍坐在陳家灣村“民意茶座”里,就村里的綜合環境整治進行協商。
“大家對我們陳家灣村里的建設和發展、共同締造的工程,各自談下還有什么意見和建議。”馬良鎮陳家灣村治調主任王運東開門見山。
“那我先說兩句,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但是在環境整治上還有盲點,特別是下灣這一塊,環境還存在臟亂差。希望村里能夠同步進行整治。”
“我還提點意見,就是我們后面這個山洪溝需要治理一下,這個雨水過大,水容易流出來,水量太大了。”
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自就村民關心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匯民聲,民意茶座“諞”出好點子。村民茶余飯后有“諞泡”的習慣,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村干部“諞一諞”。活動組同村支“兩委”商量,建起一個“民意茶座”,通過與群眾聊天話家常的方式察民情、知民意。
馬良鎮陳家灣村版圖面積8.2平方公里,轄2個村民小組324戶882人,是“國家森林鄉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保康縣十大明星村”。
“陳家灣村建設基礎比較好,最近又被列入3A級景區。但是在建設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去完善,比如說環境治理方面,我們和村民一起積極協商,共同治理,希望能把陳家灣村美麗鄉村建設得更加美好。”保康縣政協委員劉菲說道。
群眾的呼聲,就是政協委員“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的課題。活動組認真落實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制度,政協委員進村入戶,開展民意走訪,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大類36條,意見建議主要集中在公路整修、小三園建設、衛生死角整治等方面。
民主監督促“共管”。郝永梨、周友權兩名政協委員受聘擔任陳家灣村共同締造項目建設監督員,他們經常進項目建設現場,對項目建設進度與質量進行民主監督,對項目建設實效進行評估、評價和反饋,保證了進度和質量。
“我經常來這邊走啊轉啊,參觀學習,有時提點意見,也走訪群眾,我覺得陳家灣現在建設得非常好,特別是庭院建設,很有亮點。”保康縣政協委員周友權坦誠道。
委員引導促“共建”。政協委員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表率作用,引導界別群眾和身邊群眾,以出資出力、投工投勞、讓地讓利等形式,主動參與村內綠化美化、環境整治、小三園建設等項目。
陳家灣村2組村民張元新主動投工投勞,把自己的庭院改造成為了一個花園式的院落。
“我們村里環境搞得好,房前屋后衛生干凈整潔,別人來看了都說好,老百姓積極性都很高,家家戶戶都建設得很美麗,住在這里,感覺心情也很舒暢。”張元新喜滋滋地說。
盛夏時節,走進馬良鎮陳家灣村,處處花香鳥語,道路寬敞通達,庭院綠樹成蔭。
村民張元新的女兒出嫁在深圳定居,暑假帶著孩子回家避暑,看到家鄉的變化,喜不自禁:“我們長時間都待在外面,就只有暑假才有時間帶娃回老家,回來發現村里變化非常大,家家都蓋了新樓房,環境也變好了,路也刷得柏油馬路。而且我們村也是網紅村,建得非常漂亮,玩的地方也多了,游客也多了。”
村里的環境好了,人氣旺了,農家樂的生意更好了。“我們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現在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平均每天大概六七桌,一年下來就是一二十萬塊錢。”陳家灣鄉里人家經營者劉麗開心地說道。
陳家灣村的美好現狀,得益于大家集聚智慧,一線協商“商”出好的路徑。
在共同締造活動中,縣政協住馬良鎮活動組邀請村民代表、鎮村黨員干部同政協委員坐在一起,圍繞“建什么”“怎么建”“錢從哪里來”等問題進行協商,將群眾呼聲變成行動。
陳家灣村治調主任王運東說:“我們村支兩委積極采納政協委員的一線協商的意見和建議,拿出來規劃,爭取了資金,實施了公路刷黑、山洪溝治理、門庭改造、小三園建設、美麗庭院建設等項目。”
為鞏固民意茶座聽民意的成果,馬良鎮委員活動組實行開放日制度,將每月17日定為開放日,邀請群眾走進委員活動組說事室,反映社情民意,說事議事,進一步擴大民意收集渠道。
陳家灣村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公共部分由村集體爭取資金解決,“小三園”建設、房屋立面改造,村集體補貼一部分,群眾自籌一部分。縣政協對陳家灣村開展共同締造行動大力支持,幫助協調建設資金。
屋場協商聚共識。村里有一片空地,雜草叢生、亂堆亂放,影響環境。活動組與村支“兩委”干部一起,通過召開屋場會,得到了周圍群眾的積極響應。村里將空地進行整修,建起“同心圓”小廣場、協商文化墻,如今成為大家納涼休閑的新去處。
“‘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啟動以來,我們采取入戶走訪座談和委員開放日相結合的方式,共收集了5大類36條意見、建議。通過集體協商、屋場協商和個別協商等有效形式,促進了相關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和落實。”縣政協住馬良鎮委員活動組組長王明臣說。
按照縣政協“六有”規范陣地建設的要求,陳家灣村將委員活動室、“協商在一線”說事室、功能型黨支部活動室“三室合一”,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實行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制度,按“六步工作法”組織開展協商,進一步優化了組織架構和工作模式,一線協商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
“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不僅鞏固了陳家灣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也為村里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如今,陳家灣村的鄉村旅游方興未艾,農家樂達到7家,水上樂園成為網紅打卡地,福建客商慕名來陳家灣投資興建襄陽綠野仙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菇醬出口到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