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孝昌縣政協積極響應省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的號召,圍繞“五約五有”(即約您來共謀、委員有響應,約您來共建、委員有貢獻,約您來共管、委員有行動,約您來共評、委員有聲音,約您來共享、委員有風采),推出“委員有約”協商議事活動。
“自從縣政協開展‘委員有約’活動,委員們出謀劃策、捐款捐物,幫助基層百姓解決了很多問題,不僅給我們村換了新垃圾桶,還出資挖塘清淤。我們村人居環境更好了,村容村貌也變得更漂亮了。”小河鎮仙雨砦村書記劉金元說。
五類委員對口聯系五類組織
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工作、綜合搭配”的原則,以14個鄉鎮(區)試點村(社區)為載體,劃分14個委員活動組。從全縣政協委員中,選擇109名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社會上有資源、專業上有特長、思想上有情懷的五類政協委員,編組參與活動。每組根據委員自身優勢特點,安排委員對口聯系村級黨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五類組織,助力基層組織建設。
五步議事法助力基層解難事
選取協商議題。建立“委員有約”微信群,增進委員與群眾的溝通聯系,拓寬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廣泛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議題清單。制定協商方案。“因題施策”制定協商方案,明確協商內容、協商方式、協商成果履職“三要素”和履職時間、履職方式、履職力量“三維度”等內容。開展前期調研。組織委員實地走訪、調研座談,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掌握“第一手”資料。組織協商討論。邀請議題相關單位、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等力量參與協商議事,形成協商意見。落實協商意見。發揮政協委員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出點子、謀實招,聯系引導各方出資出力、投工投勞、讓地讓利,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停車場建設、挖塘清淤等項目建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劉金元介紹說:“過去,是政協委員到村里調研問題;現在,村里有難題都主動向委員反映,邀請委員幫忙協商解決。真心希望‘委員有約’活動能越辦越好!”
‘委員有約’活動有效提升了群眾參與熱情,推動了“委員有約”向“群眾邀約”轉變,形成了“雙向約訪”的良好態勢。
多元考評激發委員履職活力
年底,以委員活動組為單位,在駐點村(社區)召開一次年度述職評議會,邀請群眾對委員履職情況進行評價,激發委員履職活力。同時,由縣政協考評小組對委員進行專項考核,形成文件送達委員所在單位、企業,并作為委員年度履職考核的重要依據。
今年,全縣14個活動組累計走訪群眾650余人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49條,開展“委員有約”協商議事活動29次,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9個,捐款捐物達120余萬元。
(孝昌縣政協 沈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