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漳縣政協會議室,一面“心系基層群眾 為民排憂解難”的錦旗,如同一面鏡子時時映射在機關每一名同志心頭。
錦旗背后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年前。2022年3月上旬,縣政協城關委員活動組委員到徐庶社區(qū)調研時發(fā)現,民營街小區(qū)居民對樓下水道堵塞多年頗有怨言:“晴天下水道臭氣熏天,雨天污水四溢,走路墊石塊繞道而行,雖然幾次修整,治標未治本,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產生活及環(huán)境衛(wèi)生。”
委員們對此實地調研后,立即將情況反映給縣政協,縣政協會同縣城管執(zhí)法局溝通協商,相關單位就疏通小區(qū)居民樓下水道形成初步解決方案。
2022年3月30日,縣政協主席晏兆品帶隊深入社區(qū)訪民情、聽民意、看現場,召集縣城管執(zhí)法局、住建局、城關鎮(zhèn)、徐庶社區(qū)等單位負責人、居民代表及轄區(qū)8名市、縣兩級政協委員面對面協商,推進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職能部門現場辦公,作出徹底解決的承諾后,現場群眾一片掌聲。
4月15日,委員們再次到居民樓前察看進展,看到一臺小型切割機正在作業(yè),下水道改造工程正式開工。最終,經過多方努力,改造工作在兩個月內完成。居民們?yōu)楸磉_對縣政協的感謝,特意送上了錦旗。
錦旗雖小,傳遞的是群眾對政協工作的肯定。去年以來,南漳縣政協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huán)境的實事為切入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從基層干部群眾、各專委會和委員活動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中廣泛搜集問題線索,根據問題類型和解決難易程度,分別由縣政協辦公室、各專委會和委員活動組核實,與相關方面溝通,提出是否納入協商議題儲備庫的建議,報縣政協黨組暨主席會議審定,真正做到群眾“點菜”,政協協商“端菜”。
對入庫議題,根據涉及范圍分縣、鎮(zhèn)(區(qū))、村(社區(qū))三級,逐一明確牽頭組織實施的專委會、活動組和責任人。目前,入庫的106個“一線協商”議題已完成73個,均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