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蒙山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終于發布了!這要感謝縣政協的領導和相關專家。”8月7日,鶴峰縣政協到鶴峰縣下坪鄉云蒙村恩施齊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回訪時,該公司負責人李國鳳興奮地說到。
7月22日,尋蒙山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由鶴峰縣下坪鄉云蒙村恩施齊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提出要求審核,經過有關專家多輪反復修改、推敲,通過層層審核把關,在國家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今后我們將嚴格按照發布的生產技術規范標準來生產荒野茶系列產品,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讓廣大消費者放心消費。”李國鳳表示。
以腐爛樹葉為肥料,沒有人工干預,自然生長的荒野茶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舌尖體驗,成為茶葉產品中的新寵,部分茶農僅這一項的收入平均每年在3萬元以上。鶴峰縣擁有豐富的野生茶林資源,如何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為廣大群眾找到一條穩定的致富路徑,今年2月,鶴峰縣政協組織專班到恩施齊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展深入調研。
現今茶葉市場競爭激烈,荒野茶如何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搶占茶葉高端產品市場,縣政協與公司技術人員、縣茶葉專家組織了多次深入討論。“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出臺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以此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今年5月,經過七易其稿,公司完成了尋蒙山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初稿。鶴峰縣政協組織縣茶葉專家從茶葉采摘到成品包裝完成整個生產過程環節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實地演練,對每一個章節乃至每一個字詞反復斟酌,進行了多輪修改。
“匯聚多方的智慧,推動荒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聽聽各個行業的人士對尋蒙山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的意見。”6月5日,鶴峰縣政協組織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文化旅游局、縣科經局、縣林業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茶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茶葉專家、縣政協經濟界別委員代表、云蒙村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成員、部分村民代表、齊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代表在云蒙村召開了院壩協商會。
“這次會議開得好,我們從不同層面聽到了許多好的建議。”縣政協副主席丁仕德說。根據整理出來的建議,尋蒙山荒野紅茶生產技術規范標準進行了又一輪修改完善。
時隔一月,7月5日,縣政協又一次組織縣質量監督管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茶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縣林業局、縣文化旅游局等單位組成的8位專家前往齊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對生產技術規范標準進行研討。“從采摘時間、采摘標準、初制工藝、茶葉加工技術規程、茶葉包裝、茶葉貯存,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經得起檢驗,‘一站式’打造出荒野紅茶規范生產流程,以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出臺嚴謹的生產技術規范標準。”7月8日,經過又一輪的精心修改,“標準”的文稿予以定型,交由相關部門審核。
“這一企業標準的發布,將有效提升鶴峰尋蒙山荒野紅茶系列品牌的知名度,增強鶴峰荒野茶的市場競爭力,有力促進鶴峰縣荒野紅茶精品化、品牌化發展。”為這一“標準”發布傾盡心血的鶴峰縣茶產業發展促進中心高級農藝師、評茶師劉清華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鶴峰縣政協 趙志華 胡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