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自駕來宣恩,在河濱廣場那段,被拉客、載客的三輪車堵得進退兩難。這次再來,看到增設了禁停網格,沒有三輪車拉客,行車順暢了很多,旅游體驗感更好了。”近日,重游宣恩的利川籍游客吳月華對于三輪車違規載客整治成效豎起大拇指。這一變化的背后,源于宣恩縣政協委員楊克環的一條社情民意信息。
◆直擊亂象:“街頭頑疾”絆住游客腳步
鄂西之南,武陵腹地,作為“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的國家4A級景區,近年來,宣恩縣圍繞貢水河,發展城市“夜經濟”,年吸引游客上千萬人次在璀璨燈火中沉浸式感受夜色魅力。
“隨著縣城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人流量逐漸增多,三輪車違規載客現象也日益凸顯。”縣政協委員楊克環指出這一問題。在深入調研中,他發現,大量無牌無證、車況不佳的三輪車在華鑫廣場、河濱廣場等縣城主街道周邊聚集攬客。這些車輛不僅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其隨意停靠、隨意超車等違規行駛行為,還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影響縣城的整體形象和旅游環境。
◆委員發聲:一條信息推動專項整治
三輪車違規載客亂象表面是交通運輸問題,實則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絆腳石”。為推動改善交通運輸秩序,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優化城市整體形象,楊克環聚焦道路擁堵、非法營運車輛泛濫、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通過走訪調研,撰寫形成《關于規范城區(景區)交通秩序,提升旅游出行體驗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深度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不僅提出聯合執法專項整治,重點打擊黑車、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非法載客等具體措施,而且在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擴容公共交通網絡、拓展慢行空間、推廣綠色接駁工具等提升旅游體驗方面提出建議。
該社情民意信息上報后,得到縣政府關注。縣政府迅速行動,組建由縣政法委統籌,縣交通運輸部門牽頭,縣公安局、城管局、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的專項整治專班,開展全縣道路客運市場專項整治、三輪車違法載客專項整治行動,定期召開推進會,確保整治工作有序推進。
◆軟硬并舉:專項整治顯成效
“您好!請出示駕駛證、車輛行駛證。”在河濱廣場,聯合執法人員正在對一輛三輪車進行檢查。
“在專項整治中,我們主要采取定點檢查與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在三輪車違規載客高發區域和時段進行重點管控。對違規安裝遮陽棚的車輛進行現場整改,對涉嫌非法客運的行為嚴肅處理。”參與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縣政協委員、縣交通運輸執法大隊人員滿索這樣介紹。
處罰不是目的,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才是關鍵。在進行專項整治時,宣傳教育也在同步展開。通過在縣城主要街道、社區等地發放宣傳資料、發布新聞稿件等形式,向廣大居民和三輪車駕駛員普及交通運輸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并增設出租車停車位、科學設置消防通道和禁停網格,嚴禁三輪車隨意停靠,優化公共交通運輸秩序。截至目前,共計發放宣傳單100余份,增設出租車停車位2個,在河濱廣場等處設置了禁停網格。
經過集中整治,縣城三輪車違規載客亂象得到初步改善,縣城的整體形象和旅游環境進一步提升。下一步,宣恩還將持續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高縣城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感。
“政協委員就是要為民發聲、為發展獻策。后續,我也會進一步壓實委員責任,繼續跟蹤整治成效,推動建議落地落實。”楊克環說。
(宣恩縣政協 吳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