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爬5樓得歇3回,現在電梯20秒就到家門口!”近日,竹山縣城關鎮惠民家園小區62歲的王阿姨拎著新鮮蔬菜,與鄰居笑著走進單元電梯門。這一幕,是竹山縣政協推動《關于加快推進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的建議》落地的生動縮影。截至目前,該縣城區累計加裝電梯33部、驗收投用15部,“爬樓難”正被一部部電梯悄然化解。
2024年縣兩會上,縣政協委員毛仁忠等委員聯名提交提案《關于加快推進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的建議》,講明全縣城區老舊小區“銀發群體上下樓難”的痛點,同時建議細化7項措施:簡化審批流程、建立“政府補一點﹢居民籌一點”多元籌資機制、明確后期運維責任等。
會后,縣政協針對該提案啟動“提案﹢調研”雙軌機制,委員們實地“蹲點”小區,與居民算“經濟賬”“情感賬”;召開民意懇談會,邀請社區干部、電梯企業、物業等多方協商,現場回應“低層住戶顧慮”“管線改造沖突”等關切,讓提案從“紙上建議”變為“群眾共識”。
該提案同時被列為縣委書記領銜督辦重點提案。針對跨部門協調難題,該縣創新建立聯席會診、信息共享機制,打通住建、城管、電力等部門數據壁壘。曾經需居民“分頭跑”的審批流程,如今變為部門一起辦。
在已加裝電梯的小區,居民、物業、業委會組成“電梯管家”,共同參與運維管理。曾經“門難進、臉難看”的鄰里關系,因電梯加裝變得融洽,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