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國情和軍情的變化,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決策,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民融合發展重大戰略思想。遠安縣作為“066”基地的誕生地、發祥地,作為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輻射區和全省首家縣域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了以航天動力為引領的軍民融合四大產業。近年來,遠安政協著眼于“小縣城落實軍民融合大戰略、老三線搶抓新機遇”,以打造“中國航天動力之鄉”為目標,積極搭建政協平臺、發動各方優勢資源,為縣委縣政府快速、有序推進軍民融合發展落地生根積極貢獻政協力量。
一、發揮政協資源優勢,為遠安軍民融合發展牽線搭橋
(一)建立深厚的情感友誼。遠安縣政協自成立以來,歷屆政協與066基地(中國三江航天集團)保持著深厚的友誼與聯系,積累了一定的政協優勢和資源,先后共計20余名066基地領導、工程師擔任縣政協委員,其中曾擔任政協常委5名、不駐會政協副主席3名。同時,雙方在項目服務、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上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共同度過發展上的無數艱難歷程,實現了科研產品一次又一次的騰飛、經濟社會發展上的不斷進步,形成了“三江的成功離不開遠安、遠安的發展離不開三江”的共贏局面。
(二)搭建互動交流平臺。充分發揮遠安政協與066基地人脈互通、聯系緊密的優勢,主動爭取066基地老領導、老同志的同意,廣泛開展聯誼交流、尋根探親等系列活動,為縣委縣政府發展軍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互動平臺。2017年5月份牽頭開展“老軍工遠安行”活動,共邀請20余名參與066基地發展的老領導齊聚遠安,為遠安軍民融合發展出謀劃策,推動了遠安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達到了新的高潮。2018年先后開展了“追尋三線記憶”、“三線軍工文化發展論壇”等交流活動,邀請航天三江集團的老領導、年輕隊伍相會遠安,共同追憶066基地與遠安人民的那段艱難歷程和激情的歲月,開啟了遠安發展軍民融合的新進程。
(三)弘揚三線文化精神。為共同留住三線文化、弘揚“團結爭氣、艱苦創業、求實自強、改革創新”的三線精神,先后獨立和共同完成了《三江在遠安》《激情歲月》兩輯文史資料編輯,真實記錄了三線建設者的那段忠于祖國、投身建設的奮斗歷程和艱苦歲月,以及展現的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勇于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顧全大局、各行各業團結拼搏的大協作精神,不畏艱難險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創業精神,為捍衛國家勇攀高峰、不屈不撓的創新精神。該書的出版與發行,讓三線建設者在書中找到了情感慰藉,為遠安發展三線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爭取了主動,更獲得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領導的支持和認同。
二、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凝聚軍民“要融合”的思想共識
(一)發揮委員智力密集作用。發揮委員來自界別群眾、行業代表的作用,提高委員參與和服務軍民融合相關領域的比例,讓委員在遠安發展軍民融合工作中,更好的通過政協平臺資政建言、凝聚共識。在遠安縣政協十屆四次全會上,針對委員提出的《推動“三線文化”文旅產業發展》的提案,將遠安繞城公路命名為“快舟大道”的建議,得到縣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2019年7月縣政府召開專題常委會會議,同意以“快舟大道”命名。該提案的醞釀、提出、運轉和落實,承載著委員對發展軍民融合、傳承“三線”文化的美好愿望。
(二)動員委員廣泛帶動宣傳。充分發揮委員聯系廣、威望高的優勢,組織和動員廣大政協委員當好人民群眾的答疑員、政府的宣講員。通過印發《告知委員一封書信》、組織委員實地視察、聽取民意等形式,讓委員深入群眾,宣講黨中央發展軍民融合的決策部署和我縣發展軍民融合的重大意義,群眾對發展軍民融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為吸引一大批“軍轉民”及“民參軍”項目落地遠安提供了堅強的群眾保障基礎。
(三)支持委員社會參與引領。大力支持委員在社會自發的開展紅色基因傳承保護、革命遺址修繕加固促軍民融合等工作。在得知委員常曉東自發的開展國民革命軍七十七軍舊址保護和紅色基因收集受挫時,縣政協一方面大力支持,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開展紅色因素的收集與整理;另一方面,極力對接相關職能部門,籌資資金30余萬元,完成了遺址修繕加固、場地平整硬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目前,該遺址已納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序列,成為全縣發展紅色旅游促進軍民融合的樣板。
三、發揮人才智庫作用,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建言獻策
(一)為做好整體規劃設計獻策。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政協需要從整體規劃布局上獻計出力。圍繞這一目標,縣政協黨組連續三年將軍民融合工作納入全年重要協商議政議題中,圍繞“三線軍工文化傳承與保護”、“066博物小鎮建設”、“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與布局”等4個課題,開展委員視察協商和常委會會議政建言,及時弄清了全縣發展軍民融合的底子,為制定《遠安縣關于加快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遠安縣軍民融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和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二)為遠安爭取各方支持發聲。用好政協履職平臺,引導委員圍繞軍民融合發展重點難點問題,積極對外發聲,爭取各方支持和幫助。充分發揮駐遠安宜昌政協委員的作用,通過召開知情民政通報會、開展專題調研等形式,引導委員站在全縣全局的高度,撰寫高質量提案提交宜昌市政協,2018年,針對多名委員提出的《關于把遠安作為全市軍民融合產業重要支撐點來布局》提案,得到市政協高度重視,迅速反饋給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指導遠安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了軍民融合發展規劃,將遠安作為宜昌市軍民融合發展示范縣打造,極大推動了遠安軍民融合發展進程。
(三)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建言。近年來,縣政協緊扣全縣以航天動力為引領的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積極在“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為黨委政府建言支招。先后組織委員圍繞“盤活三江閑置資產、助力軍民融合發展”、“發展紅色旅游”等課題開展協商議政,提出以全域旅游為載體,打造遠安紅色旅游精品;搶抓軍名融合戰略機遇,配套軍民融合上下游產業鏈;深入挖掘“三線”文化內容,打造“三線”軍工文化教育基地等意見建議得到黨委政府的充分采納,為我縣布局形成以動力總裝測試、軍用精細化工、材料與裝備生產制造為核心,文化旅游為支撐的“3+1”軍民融合產業體系提供了參考。
(遠安縣政協 陳地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