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市縣政協 >工作交流

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  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2019-10-21 17:15:48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武漢市漢南區政協把調查研究作為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基礎不斷加強和改進,以更加充分的準備、精益求精的工作、日益強大的戰隊投入到調研工作中,從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好對策,為黨委、政府提供更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


今年6月10日,《長江日報》“打造全國服務環境最優城市”專欄刊登《我市設立首個政策“兌現辦”——以前來回跑幾個月,現在一個窗口辦結》。報道主要內容是,2018年9月,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在全市率先成立“兌現辦”,統籌全區的政策兌現工作,并在開發區辦事大廳設立全市首個“政策兌現窗口”,辦理6個部門51項政策的100多項兌現事項。經過8個月的運行,從審核到撥付不超過30個工作日,除“一事一議”等特殊事項外,該“兌現辦”已為近400家企業辦理各類申報件700余件,撥付資金近2億元。


“兌現辦”的設立,源于區政協的一次協商議政活動。2018年5月,區政協圍繞“加快落實‘黃金30條’ 著力促進產業集聚”開展常委會協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權威解讀、簡化流程、高效辦結、修改完善”等建議,得到工委(區委)、管委會(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采納,有力推動了政策落地兌現和修改完善。從報道中可以看到,這個窗口得到了區內企業的好評。今年7月,該區出臺“黃金30條”升級版,圍繞產業、創新創業創造、人才三大基礎政策體系,覆蓋面更廣,含金量更高,還將探索建立政策兌現網上平臺。建議得到采納,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得益于區政協在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強化理念——“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區政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調查研究,不斷提高認識、選好題目、掌握好方法,不打無準備之仗。


“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2017年12月區政協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閉幕會上,區政協主席彭緒寧發表講話,將提高調查研究能力作為重要內容在會上作了強調,從調查的選題、調查的角度、調查的方式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做足準備,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帶著問題下去,帶著責任下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發出政協好聲音。此后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均把調查研究作為長期話題反復強調。多次的強化理念和認識,讓大家明確了區政協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了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的方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俗話說“題好一半文”,題選得準,調研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政協每年年初的工作要點上都將本年度的協商、監督和重點調研課題選定,看似簡單的幾個題目,卻在“預”字上做了很多工作。從上一年度下半年即開始考慮下一年度的選題,多方面了解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多角度傾聽來自各個方面的聲音,多次向工委(區委)請示匯報,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提出調研和協商議題,并嚴格按照工委(區委)批準的實施。例如2018年選擇了“招商引資”“防洪排澇”“社會救助”等方面的課題,2019年更進一步,選擇研究更深層次的“土地利用”“人才”“民營經濟”等課題。


“磨刀不誤砍柴工”。區政協在開展調查研究之前,還注重磨好“方法”之“刀”。俗話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方法找對,事半功倍”。今年4月初,區政協特別邀請了市政協辦公廳領導為全區政協委員作了一場題為“如何做好政協調查研究”的專題輔導。相比于以前的學習和培訓,此次專題輔導更專業、更系統,案例更豐富、更生動,內容更貼近政協調研工作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讓委員們受益匪淺。


端正態度——“觀千劍而后識器”

漢南區政協以“細致入微”和“精益求精”的調研態度,堅持“三避免”,聽真話、摸實情、尋良策,努力提升“研值”,以“研值”增“言值”。


避免“蜻蜓點水”,讓調研更“深”。要獲得針對性的對策建議,首先必須情況明。要“一竿子插到底”,深入一線,掌握一手資料,調查最真實的情況。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從縱向了解當下、過去和未來,還要從橫向比較與其他先進地區的差距。例如在“招商引資”調研中,對全區產業結構發展歷程、未來的發展趨勢都進行了認真研究,比對了合肥、蘇州等地先進做法,最終提出符合區情的建議并得到采納。同時,也做到了哪里有信息,就奔向哪里。例如在調研“黃金30條”時,了解到政府正準備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有關查找政策問題的會議,區政協積極聯系,派調研專班人員一個月內參加了3次會議。對政策了解更深,也與相關部門有了更深度的溝通。


避免“管中窺豹”,讓調研更“全”。為了不讓了解到的情況失之偏頗,區政協堅持全方位、多角度調研。例如在2018年“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調研中,努力克服先入為主和經驗主義思想,主動與調研對象“同坐一條板凳”,傾聽來自方方面面的聲音。不僅要聽相關部門怎么說,也認真傾聽企業怎么說,不僅要聽企業的老板怎么說,也要聽企業的員工怎么說。還登錄各類服務平臺,看企業反映的訴求。同樣,在“黃金30條”調研中,開展了問卷、座談、考察等全方位調研,期間共收回面向企業的有效問卷359份,收集到意見和建議278條,調研了8個園區,與43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座談,還奔赴外地先進地區考察了近10家企業和產業規劃館。在常委協商會上,主題發言言簡意賅,問題準確、意見具體且操作性強,并附上了詳細的調查報告、問卷分析和案例,全方位展示了調研成果,給黨委政府提供了詳盡的參考資料。


避免“人云亦云”,讓調研更“精”。在以前的調研中,經常會遇到一個瓶頸,那就是經過調研搜集起來的問題,與其他地區反映的問題大同小異,似乎放在哪一個地方都可以很契合,特色不明顯。區政協突破這一瓶頸的法寶,便是“解剖麻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區政協在調研中選取典型“麻雀”,重點開展走訪和座談,從典型中解析問題的根源?!爸萋┱咴谟钕隆?,區政協注重準確了解調研對象的訴求,也注重問計于民,只要是熟悉情況的同志,不論級別、不論崗位,均是重點走訪和座談的對象。例如,在“人才”課題調研中,走訪了區內“車都英才”,還與人力資源公司座談;在“土地”和“民營經濟”課題調研中,對典型企業一家一家走訪座談。通過仔細剖析、深入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準確的數據體現差距,以其他先進地區的好做法指導具體操作。


改進模式——打造調研“最強戰隊”

漢南區政協不斷探索和創新調研組織形式,提升履職專業化水平,匯聚縱橫合力,凝聚智慧力量,推動各專業人才在調研組統籌下深度融合、共同發力。


整合資源,發揮政協組織的整體優勢。近幾年工作中,區政協注意到,各專委會根據各自既定課題,組織開展相關調研活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年區政協跨專委會組建課題調研專班,有針對性地整合資源,相互協作,統籌安排,發揮政協組織的整體優勢。例如關于“土地空間利用”的常委會協商議題,有較強的專業性,本應由分管人資環的副主席牽頭主抓,經統籌考慮,區政協明確由另一名具有專業背景的副主席負責,由人資環委、提案委、經濟委的的部分成員組成聯合調研專班。這些人員都有與課題相關的部門工作背景,并且具備較深厚的專業知識,再加上市地空中心專業團隊的加入,可謂是強強聯合。


借力“外腦”,讓社會智庫為我所用。在過去的調研中,區政協感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提出的建議往往感覺不能切中要害。今年,首次嘗試采取購買服務方式,聘請第三方智庫參與到調查研究工作中來。如請武漢市地空中心參與政協常委會“土地利用”協商議題的基礎調查工作,請武漢市社科院參與主席會議“人才”議題的調查研究,請武漢大學參與專委會重點調研課題“民營經濟”的調查研究。第三方的參與,讓調研以更加專業的角度了解情況和查找問題,形成的調查研究成果更加豐滿,更有說服力。


積極探索聯動調研,聚同向同行之力。近年來,區政協多次與市農工黨聯合,市區聯動,開展專題調研。內容涉及精神衛生、教育信息化等課題。站在全市的角度視野廣,站在一個區的角度更接地氣,兩者一結合,調研和協商的成果更加豐滿,為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目前,區政協正與市農工黨就“民營養老”課題開展聯合調研。今年區政協還積極參與市政協1號建議案調研課題的調查研究工作,在市區聯動調研方面作了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