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出版建國后文史資料,是政協文史資料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1989年全國政協在北戴河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會議,第一次明確提出征集出版建國后文史資料任務。按照這一精神,我省與其他各地一樣,開展了建國后文史資料的征集出版工作。2007年,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指示,要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繼續做好建國前史料征集的基礎上,廣泛征集建國后政協委員和統一戰線中代表性人士的“三親”史料,做到“廣征博采,精選精編”。
為深入貫徹賈慶林主席指示精神,切實做好建國后我省文史資料工作,《湖北文史》現向社會各界征集建國后文史資料稿件。現將征集內容和有關要求分列如下。
一、 文史資料征編選題綱目(見附件)。
二、征集要求和辦法
1.撰寫。著重撰寫具有代表性或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史料要求具體、翔實、生動,將你“親歷、親見、親聞”的史料記述下來,有關的數據,可根據有關檔案資料進行整理補充。
2.文章體裁、字數不限,但層次要分明,語言要通順,字跡要工整、清晰。成稿最好用電腦打印好并校對無誤。稿件一經采用,出版后即付稿酬。
3.投稿。以單位名義撰寫的須由單位蓋上公章;以個人名義撰寫的請署上姓名。單位和個人的稿件均需寫上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以便聯系及出版后郵寄稿費與書籍。
4.投稿地址:武漢武昌洪山路85號,湖北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收件人:榮秋瑾(或余凌云)(信封面上請注明“投稿”字樣);郵編:430071;電話:(027)87823130(傳真) 87234719;電子郵箱:starsea3189@126.com <mailto:starsea3189@126.com>。
三、幾點說明:
1.征集建國后史料,目的是為研究建國后歷史提供素材,總結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因此,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2.文史資料與黨史辦和方志辦等部門征集的稿件要求和側重有所不同,文史資料要求有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特色,一般不從檔案或文獻資料中作綜合編寫。
3.歷次政治運動和“文革”的資料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依據開展征集工作;要以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精神,忠于史實,不計前嫌的態度撰稿。
4.文史資料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征集“三親”史料是文史資料工作的基礎性環節,是文史資料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源泉。為此,我們的征集工作將長期進行。在征集建國后史料的同時,對建國前的史料仍將繼續征集。
附件:湖北省建國后文史資料征編選題綱目.doc
湖北文史編輯部
2008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