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省政協委員,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
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1月11日在漢召開。為做好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征集工作,進一步發揮提案在履行政協職能中的積極作用,現就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提案的基本要求
(一)省政協委員可以個人名義或聯名形式提出提案;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各人民團體、界別小組或者聯組,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可以集體形式提出提案。提案可在政協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閉會期間提出。
(二)提案者應強化質量意識,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建言獻策,堅持問題導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
(三)提案須一事一案,有情況、有分析、有具體建議,言簡意賅,不講空話、套話,符合提案格式要求,字數控制在1500字內。提案者提出提案禁止抄襲。
(四)以界別小組名義提出的提案,經集體同意,由召集人簽名并負責在“提案管理系統”提交;以黨派、人民團體、政協專門委員會名義提交的提案,還須該組織加蓋公章;以委員聯名提出的提案,發起人作為第一提案者,負責在“提案管理系統”征集委員聯名。
(五)省政協委員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所在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界別小組或聯組、政協各專門委員會集體提案的調研、撰寫、論證工作的,視同委員個人利用提案履職。該集體提案被評選為省政協優秀提案的,同時記入委員個人履職成果。
二、提案的基本格式
(一)案由。即提案的題目,用簡明的文字說明提案要解決什么問題,案由和提案內容要一致;
(二)分析。即闡述提出提案的理由、原因或根據,對提案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三)建議。即提案的核心部分,針對案由反映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和辦法。
三、不予立案的情況
根據《湖北省政協提案工作條例》(鄂協發[2019]17號)文件規定,提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立案:
(一)違反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二)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
(三)中共黨員對黨內有關組織、人事安排等方面有意見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成員反映本組織內部問題的;
(四)進入民事、刑事、行政、公益訴訟程序或者行政復議、仲裁程序的;
(五)屬于學術研討的;
(六)為本人或者親屬解決個人問題的;
(七)宣傳、推介具體作品、產品的;
(八)指名舉報的;
(九)涉及紀檢監察機關正在審查和調查的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的;
(十)內容空泛、沒有具體建議的;
(十一)超出本省職權范圍的。
四、提案的提交
(一)提交時間。在全體會議期間,提案委員會根據會議議程和日程安排,確定會議期間提案統計截止時間。統計截止時間之前提出的提案,作為大會提案統計,并向大會報告提案審查情況;統計截止時間之后提出的提案,作為平時提案統計。
(二)提交方式。鑒于全會期間的提案征集、審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提高工作效率,請提案者登錄湖北省政協網站(http://www.hao360v.com/)首頁“提案管理系統”,輸入“用戶名”及密碼即可提交(用戶名為委員姓名,原始密碼為ta0123456789),如無法通過“提案管理系統”提交提案的,可直接與大會秘書處提案組工作人員聯系。
(三)信息更新。如提案者職務、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信息發生變動,請及時在“提案管理系統”上進行更新,以便承辦單位聯系及復函。
附:提案參考選題
聯系人:葛九永 87234424,18971441818
楊霖瀟 87234505,18672792077
湖北省政協提案委員會
2019年12月16日
附件:提案參考選題
1.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
2.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3.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4.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
5.謀劃“十四五”規劃,研判和把握“十四五”我省面臨的宏觀環境、發展趨勢、發展思路與發展目標;
6.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7.落實促進中國地區崛起戰略,完善“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支持武漢建設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推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打造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8.創新現代化強省規劃內容、規劃形式和編制方法;
9.明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歷史定位、階段性特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新征程;
10.聚焦六穩要求,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11.挖掘需求潛力,著力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12.提升創新能力,著力完善創新體系;
13.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14.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15.優化空間結構,著力促進區域協商發展;
16.關于支持湖北種業創新測試聯合體的建議;
17.加快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群、襄十隨城市群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打造更多動力源;
18.打好湖北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兩個攻堅戰,做強實體經濟;
19.更大力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高端要素聚集;
20.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后勁、惠民生等方面推出系列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做實規劃支撐;
21.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22.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23.提供文化產業科技支撐水平,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24.統籌推進全省文化資源、市場和品牌整合,打造湖北文旅融合品牌;
25.支持武漢市創建國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區”,促進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
26.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好、管好、用好湖北文化產業項目庫,壯大文化產業發展;
27.建好全省文化經濟政策服務平臺,加快出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批政策文件,認真謀劃第二批政策清單,構建“1+N”政策支撐體系;
28.加強網絡代表人士隊伍建設;
29.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30.打好三大攻堅戰,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31.社會事業和社會建設補短板、促升級、增后勁、惠民生;
32.圍繞民生福祉,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33.強化科技創新供給,加快把湖北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34.做好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收官,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5.在解決絕對貧困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機制;
36.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7.推進長江大保護,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38.農村廁所革命如何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39.落實習總書記要求,抓好長江流域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