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全體會議 >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

荊楚開啟兩會時間(政協篇)政治協商的時代印記

2014-09-17 17:09:34  
字體大小:【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關鍵時刻,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將于明日隆重開幕。
    政協湖北省委員會成立于1950年10月,至今已走過60多年的光輝歷程。半個多世紀以來,省政協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密切聯系各界各族人士,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切實履行職能、服務大局,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協所建睿智之言、所獻務實之策,是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和決策落實的重要推動力量。
    實踐一再證明,人民政協作用無可替代、工作大有可為、前景無比廣闊。由此,對省政協這次重要會議的召開,全省廣大人民群眾抱有熱切的期待。
    為幫助廣大讀者認識政協、走近政協、走近即將開幕的政協會議,我們梳理了政協相關知識、概念,擷取了省政協歷程中的一些重要片斷、人物,敬請關注。



省政協一屆一次會議專刊



省政協早期檔案



《辛亥革命老人熊秉坤訪問記》手稿



省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會場




修復生命和幸福
——從一份提案看政協推動力


    十屆省政協委員曾玉蘭沒有想到,她榮幸地做了一次煽動翅膀的蝴蝶。


    2009年,曾玉蘭作為第一提案人,聯名鄒成貴、鐘立漢委員,在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提出《關于開展0-6歲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的提案,建議在全省開展這項康復工程,用三年時間救助全省1萬名0-6歲殘疾兒童,達到與正常兒童互動的效果,幫助5萬名殘疾兒童改善生存、生活和身體狀況。


    她強烈建議,省委、省政府應將此工程列入民生工程,并實施“三免三減一補”的救助原則。


    該建議經全會審查立案后,交付省財政廳主辦,省衛生廳、省民政廳、省殘聯會辦。


    隨后,該項工程列入省政府2009年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


    愛,從一份紙質提案,迅速轉化為政府、社會的行動,溫暖著孩子們的心。


    從2009年到2011年,省政府啟動“康復工程”,對五類11種約7500例0-6歲貧困殘疾兒童實施了搶救性康復。


    這項愛心行動,還在不斷延伸著。接受康復的兒童數量,遠遠大于上述統計。


    今年1月初,宜昌市猇亭區殘聯開展了2014年度“0-6歲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象篩查登記工作,計劃對200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聾兒、腦癱兒童和中樞性協調障礙兒童、智力障礙兒童、孤獨癥兒童;需要適配助聽器的兒童、需要植入人工耳蝸的兒童、需做矯治手術的肢體殘疾兒童、需要適配輔助器具的殘疾兒童進行聯合拉網式篩查,篩查出11名患兒并積極申報康復救助。


    一個個殘疾兒童的康復,實質性地改變了孩子未來的命運,也幫助一個個家庭走向幸福和諧。


    曾玉蘭委員感慨:“一切都是值得的。”




熱烈而不對立 尖銳但不極端
議政建言活力迸發


省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
時任省政協副主席聶國青在大會上作報告。



    政協不是權力機構,而是協商交流的平臺。


    政協構筑了一個話語場域,委員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敞開心懷發表意見,包容差異。


    這種溝通交流,以增進共識、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為目的。批評可以是尖銳的,但不是極端的;討論可以是熱烈的,但不是對立的。


    由此,議政建言活力迸發,涌流無限生機。


    政協是什么


    A:一個組織、一個機構、一個形式。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主要形式。


    B:統一戰線就是團結有不同觀點的人為共同目標而奮斗的組織。


    C:政協委員不是群眾選舉而是協商產生的。


    政協做什么


    A: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者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


    B:政治協商,主要是協商大事;民主監督,主要是提出批評和建議;參政議政,主要是反映社情民意和群眾呼聲。


    C: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還要做港澳臺僑、民族宗教、外事、學習和文史資料工作等。


    政協工作怎么開展


    A:開會。通過召開政協大會、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議等,在會上議政建言來履行職能。


    B:提案和建議案。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據此來實現。


    C:研究報告和調研報告。通過深入基層調研、研究問題以及通過座談會形式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形成報告。


    D:反映社情民意是參政議政的重要方式。




新的一年 新的焦點


    新的一年,省政協將通過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會專題協商、界別協商等方式,進行14次協商議政。


    請看省政協2014協商“路線圖”。


    3月:民盟、教育界,協商“進一步推進我省職業教育發展”。


    4月:省政協十一屆五次常委會會議,協商“堅持科學發展,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4月:特別邀請人士,協商“加強新形勢下的國防意識教育,做好雙擁工作”。


    5月:九三、經濟界,協商“大力發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


    6月:民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協商“加快推進我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7月:省政協十一屆六次常委會會議,協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7月:農工、醫藥衛生界,協商“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制,強化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8月:省政協常委專題協商會,協商“打造鄂東禪宗文化旅游品牌”。


    8月:共青團、青聯,協商“我省未成年人安全自護教育現狀與提升路徑”。


    9月:省政協常委專題協商會,協商“加快推進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


    9月:民建、工商聯,協商“破解我省民營經濟發展難題”。


    10月:省政協十一屆七次常委會會議,協商“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創新湖北建設”。


    10月:民進、文化藝術界、新聞出版界,協商“大遺址保護與利用”。


    11月:致公、臺盟、臺聯、僑聯、對外友好界,協商“外資企業在湖北發展的環境問題”。



熊秉坤委員:從“第一槍”到省政協常委



    【人物名片】
    1885年——1969年,字載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武漢江夏人。


    提起熊秉坤,大家耳熟能詳,這不就是打響“首義第一槍”的名人嗎。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建國后的省政協常委,同時還是全國政協委員、省人民委員會委員。


    他的履職經歷,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


    與“末代皇帝”相視一笑


    據熊秉坤的兒子熊輝回憶,1961年10月13日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期間,舉行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座談會。當時,溥儀也是全國政協委員,熊秉坤與他并排而坐。


    一位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一位是點燃辛亥革命熊熊烈火的第一人。據稱,他們兩人相視一笑,都覺得很欣然。溥儀對熊秉坤說過“咱要謝謝您老的一槍呢”。


    熊秉坤后來跟兒子熊輝說:“過去呢,我和溥儀算是冤家,叫冤家路窄,現在嘛,叫冤家路寬,我們殊途同歸,都是社會主義的新人了。”


    親歷首義街滄桑


    歷史更迭,省檔案館有關熊秉坤的檔案資料不多。眾多省政協老檔案中,記者翻到一份名為《辛亥革命老人熊秉坤先生訪問記》的手寫稿。上面貼有中國新聞社的稿件處理通知單,顯示作者姓名周云燕,來稿單位是武漢軍區政治部群工部,收到日期是1964年4月13日。


    文中記載,熊秉坤說,解放后,黨和政府安排給他許多重要的任務,包括擔任省政協常委,使他有機會經常出席一些重要會議,參與國家大事,有時還接待來武漢參訪的一些外國客人。熊秉坤感嘆:“我快80歲了,在舊社會生活了60多年,經歷了滿清、北洋和國民黨政府幾個時期,從沒有看到這樣好的政府。”


    熊秉坤晚年住在武昌三烈士街(今首義街)。“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過去這里是條污穢不堪的小街小巷,人煙稀少,冷冷清清,到了夜間就沒有人走路。”熊秉坤說:“武漢解放15年了,這條街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門就能看見舉世矚目的長江大橋。”他說從這條街看武漢,從武漢看全國,說明黨的方針政策完全正確,社會主義無比優越。




蔡述明委員:為保護地球“腎臟”奔走



    【人物名片】
    1938年3月生,廣東潮州市人。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民進湖北省委三屆、四屆主委,省政協第八屆、九屆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九屆、十屆委員。


    時間進入21世紀,湖北省政協又出現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原省政協副主席蔡述明。


    關注中國濕地生態


    蔡述明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長江流域湖沼學、濕地生態學、自然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研究工作。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副主席后,他將科研成果與參政議政有機結合。


    2004年10月,他向時任省委書記俞正聲提交了“關于優化洪湖管理,保護濕地資源的建議”,得到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開現場會,成立洪湖濕地保護區管理局,專門負責洪湖濕地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蔡述明還多次在湖北、湖南、江西鄱陽湖平原湖區實地考察,提出建立長江中游濕地保護信息網絡體系,促進湖南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


    獲國際濕地最高科學獎


    在神農架大九湖濕地的歷史上,蔡述明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6年,蔡述明和省政協相關領導同志在多次深入踏勘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關于保護、恢復和科學利用神農架大九湖濕地資源的建議案》。這份《建議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2007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大九湖現場辦公,研究這份建議案的落實工作。


    一個瀕臨絕地的濕地就這樣再次走進大家的視野。如今,大九湖濕地已被列為國際濕地名錄。


    2005年11月8日,第九屆國際《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上,蔡述明獲得了國際濕地科學研究最高獎“拉姆薩爾濕地科學獎”。


    《濕地公約》網站上這樣寫道:作為知名人士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蔡述明教授將自己的科學成就成功應用于濕地保護中,并收到實效。


(轉自《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