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兩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提出,要辦好“市場”大學,學好“市場”課程,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理念一出,引發港澳委員熱議。
1月17日,楚天粵海大酒店,結合《省政府工作報告》,港澳委員們圍繞“市場”二字,暢所欲言。
市場課程是全民課程
“鴻忠書記提出:必須把解放思想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道程序’,這一點我非常贊同。”特邀3組港澳委員、絲寶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亮勝表示,市場課程是全民課程,不僅僅只針對政府干部。
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香港連續20年第一,“市場說了算”的觀念深入人心。相對香港百年市場化道路而言,內地從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時間并不長,老百姓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不夠深、不夠透。“什么是市場?市場是法律框架下,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梁亮勝說,走市場經濟,不是簡單的面上調整,而是從理念到機制的革命,如果說深圳等發達地區的“市場”大學是本科水平,那么目前,湖北可能只是“專科”,甚至是高中水平。湖北學好市場這門課任重道遠,掃清“思想障礙”是前提。
市場開放要真開放
“不怕競爭,就怕不公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一切不合理規定,徹底消除各種附加條件和隱形壁壘。這句話對我們民營和外資企業家來說,是重大利好,也是辦好‘市場’大學的現實路徑。但市場能否做到真開放,值得期待。”特邀3組港澳委員、武漢亞洲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俊明說。“假開放,會變本加厲破壞市場經濟。”特邀3組港澳委員、凱恩斯國際置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董事陳新林接過話頭,“和香港一樣,房屋、道路、山體測量,供水、供電,湖北同樣開放給民營資本,可實際操作時,卻存在少數‘暗箱操作’,損傷政府整體形象。”
政府不能當“千手觀音”
“湖北惟楚有才,可惜培養人才不能為我所用,因為優勢資源只會流向經濟開發度、社會自由度更高的地區。”梁亮勝認為。“湖北科教資源雄厚,但高新產業發展速度不快,核心問題是沒有轉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臺發動機。”特邀3組港澳委員、香江國際集團執行董事楊華勇認為,相比深圳、廣東、江浙地區,政府對企業的干預,還需進一步減少。“政府不能當千手觀音,權利要下去,服務要上來,才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效能。”特邀3組港澳委員、裕亞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少明認為,目前,民營、外資進入市場,還存在一定的“前置門檻高,后期監管不夠”現象,希望政府借鑒海外經驗,寬進嚴管,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轉自《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