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 履職為民 謀事干事成事
回顧2013
2013年,是十一屆省政協開局之年。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加強自身建設,謀事干事成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富強、創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大局
促進“五個湖北”建設 專題協商討論我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就湖泊資源保護與管理、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霧霾天氣防治等問題,提出許多真知灼見。專題協商討論我省“四化同步”發展、建設富強湖北問題。
研究十個重要課題 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體制與政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后對漢江中下游的影響及生態補償機制、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助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管理創新、城鎮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高新區比較研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民營經濟發展等十個重要課題調研工作深入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
加強對湖北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見建議
保障民生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宗旨意識。劉鐵橋委員成為中央向全國集中宣傳的踐行群眾路線的典型。
以人為本,履職為民 圍繞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重要民生問題,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盡快編制重要城市空氣污染應急預案、高度關注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生存狀態、重視校園安全問題、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問題、新醫改要重視解決兒童看病難問題、關心關愛失獨家庭、反對家庭暴力保護未成年人等一系列意見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推動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協商民主
提高協商議政質量 召開各類協商會議10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00多條。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省政協會議上提交發言材料120篇,提出集體提案156件,許多重要意見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重視和采納。開展立法協商工作,組織省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律師顧問組律師就有關湖北地方性法規進行協商討論,及時向省政府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省政協立法協商工作受到全國政協肯定。
發揮專題調研作用 組織專題調研58次,組織視察考察42次,配合全國政協在鄂調研20次,撰寫各類調研考察報告68篇,許多重要意見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45篇,中央有關領導批示和全國政協采用14篇,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和省委省政府采用58篇。
統一戰線
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 聽取意見建議,共同研究問題,共同學習提高。
推進民族和宗教工作 就湖北武陵山區生態保護、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宗教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等問題開展調研或界別活動,推進政協民族和宗教工作。
做好政協港澳臺僑和對外交往工作 省政協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組織省科教考察團和省環保考察團赴臺灣考察。接待臺灣少數民族頭目長老湖北文化交流參訪團、世界海外臺商大陸參訪團,加強與臺灣湖北同鄉會的聯系。
自身建設
加強省政協組織建設 設置9個專門委員會,組建界別活動小組,探索創新界別工作方式方法,活躍開展界別發言、界別提案、界別座談、界別視察、界別調研、界別協商等活動。
發揮省政協委員主體作用 委員提交大會發言材料64篇,提交個人提案618件,參加調研、視察、學習等活動達1000多人次。設立“湖北手機報•政協版”,開通省政協信息系統,及時向委員通報有關情況。
健全省政協制度機制 先后出臺《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等20多項制度性文件。
部署2014
2014年,是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和“五個湖北”建設進程的重要一年,也是進一步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工作、發展人民政協事業的重要一年。
服務大局
積極推進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和“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 重點就“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大創新驅動發展”和“打造鄂東禪宗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進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等議題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和界別協商座談會,提出意見建議,供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
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建言獻策 選擇創新驅動發展、非公經濟發展、開放型經濟、城鄉一體化、文化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開展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抓好重點課題的深入調研 重點做好助推湖北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幕阜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漢江中下游生態建設等工作。
保障民生
高度關注和大力促進民生改善 圍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就業和創業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環境整治和霧霾天氣防治、食品質量和安全、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未成年人安全自護教育、統籌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等重要民生問題,開展調研視察和協商議政。
密切聯系群眾 多到基層、多到現場,圍繞群眾思想認識困惑點、利益關系交織點、社會矛盾易發點,深入做好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
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暢通信息搜集、報送和反饋渠道,了解和反映不同群體利益訴求,提高信息工作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完善。
協商民主
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 繼續貫徹落實《政協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制度建設工作規劃》,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推進政協協商民主有序開展 爭取省委省政府重視支持,落實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重要原則,制定涵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界別協商座談會三個層次的省政協2014年協商工作計劃。
拓展協商形式 更加活躍地組織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立法協商。2014年省政協將組織14次協商活動,包括3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2次常委專題協商會和9次界別協商座談會。
統一戰線
密切與住港澳省政協委員的聯系 支持他們履行政協職責,積極為湖北改革發展獻計出力;支持他們在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中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與臺灣各界的交往 增進民族認同,融洽同胞感情,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
落實黨的僑務政策 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支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湖北現代化建設與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自身建設
加強人民政協自身建設 建立健全省政協領導走訪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制度,省政協黨組成員聯系黨外常委制度,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省政協界別和省政協委員制度,省政協工作機構聯系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政協委員制度,創造條件支持他們發揮履職作用。
加強政協工作方式方法創新 加強調研統籌,開展系統聯動調研,推進長期跟蹤調研,突出咨詢論證環節,進一步提高調研質量。
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落實整改方案
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解讀
(轉自《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