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實行住宅街區制 四方面疑難亟待解決

2017-04-11 15:45:08  
字體大小:【

 

    去年2月6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推進住宅化,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筆者調查發現,在這一政策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疑難待解:

 

    推行住宅街區制如何維護居民合法權益?私人權益不被侵犯,公共利益能夠增值,住宅街區制才有可能達到改善城市交通、增加社會總福利的目標。按我國房產開發模式,在封閉式商品住宅小區里,小區道路、綠化已作為公攤面積計入業主房價之中,露天停車位、底層商鋪等,都有明確的權益歸屬,這些權益均受到《物權法》保護。拆除圍墻后,小區設施都將“充公”,原權益人的益如何兌現就成為一大考驗,操作不當極易引起法律風險。基層群眾認為,在推行街區制過程中,尤需強化保護私人財產這根弦,應通過嚴格的法律程序,厘定原封閉式小區資源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該保護保護,該轉化的制訂相應補償方案。

 

    推行住宅街區制如何化解居民安全擔憂?實行住宅街區制,不僅打開了小區大門,也增加了居民的安全憂慮:其一沒有了封閉小區,道路得到了更廣泛使用,就帶來了交通安全隱患。比如說,車子就會經常在住宅附近道路通行,尤其擔心的是孩子安全問題,這個時候如何確保街區制住宅附近的道路交通安全?其二,沒有了小區大門,實現了敞開模式之后,住戶安全問題也值得關注,封閉小區有保安看門,人們還經常遭遇小偷的光顧。沒有了小區大門,住宅是開放式的,各類盜竊案件會否增加?基層群眾期待,在拆掉了看得見的小區大門之后,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譬如能否加大交警的數量,確保住宅附近都有交警執勤,以免給住戶帶來交通隱患;能否加強住宅治安管理,避免住宅被盜案件走高。

 

    推行住宅街區制如何實現社會有效治理?從眾多城市的現實看,凡是開放式小區,大都是“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三無小區,小區臟亂差、偷盜橫行,群眾怨聲載道。推廣住宅街區制后,小區管理難度增加、風險增多,成本增高。開發商或物業公司基于逐利目的,或恐降低管理水平。如何避免推行住宅街區制后一些社區成為新的“三無小區”可謂萬眾矚目。基層群眾認為,要把街區制理念落實到位并且取得效果,亟需借鑒社會治理中網格化理念,并對網格化管理進行“擴容”。首先,在源頭上明確小區責任主體,促進社會化管理落實。其次,依托社會治理網格,對街區合理劃分,由政府兜底、社會招標、企業運作方式,對小區進行綜合管理,確保小區干凈整潔,路網暢通、規范有序。其三,依托社會治理網格,加強治安巡邏、綜合防控力度,確保街區制小區安全無虞。

 

    推行住宅街區制如何保障小區居住品質?從城市建設歷史看,街區制和小區制可謂各有千秋,街區制的優點對應著小區制的缺點,街區制的缺點也對應著小區制的優點。從眾多城市現實看,凡是封閉式的小區,基本上都是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居住品質較高;實行住宅街區制,居住區環境復雜,交通擁堵、噪音干擾,難免會影響居住舒適度和生活品質。基層群眾期待,各級決策者在推進住宅小區街區制的過程中,能夠理性認識街區制和小區制的利弊,注重取長補短,適應居民對居住舒適度和生活品質的合理需求,在優化公共交通和保障居民居住品質之間,尋找到最佳平衡,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宜城市城鄉建設局  楊明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