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監督作為人民政協的三大職能之一,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2012年以來,襄陽市襄州區四屆政協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創造性地開展民主監督工作,對推動地方黨政部門改進工作、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積極探索創新,豐富政協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渠道
在通過政協會議、提案、視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經常性工作開展監督基礎上,我們創新了民主監督團、委派民主監督員、民主監督小組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了民主監督工作。
1、組建民主監督團開展專項監督。2014年,我們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組建政協民主監督團,重點圍繞區委政府的重點工作、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每次選擇一到兩個議題,開展專項監督活動。針對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民主監督團在入戶走訪、問卷調查、實地視察后,召開了“城區物業管理民主監督專題協商會”,邀請區政府辦、財政、物價、房管、張灣辦事處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到會聽取小區居民、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會后,根據入戶走訪報告和會議協商意見,整理成《關于規范和加強城市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專報區委、區政府,得到區政府高度重視,責成相關部門采納落實,并向區政協民主監督團反饋了結果。實踐證明,組建民主監督團,聚集了監督資源,匯集了多方智慧,提升了監督效果。
2、派駐民主監督小組實施委派監督。2013年,為了提升政協民主監督的組織化、經常化和規范化,我們開展了委派監督工作。區政協制定了《關于開展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的實施意見》,從民主監督員的委派范圍、監督內容、紀律要求、工作保障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定。經區政協主席會議審議通過后,召開委派監督工作動員大會,對委派監督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并為各位民主監督員頒發聘任證書。首批選派35名政協委員,組建了7個民主監督小組,每組確定一名組長,派駐到教育、土地、水利等7個區直單位。各監督小組通過應邀參加會議、重點工作調研和行風監督檢查等活動,開展民主監督,幫助受派單位改進作風、改進工作。同時,還通過政協渠道積極反映部門存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受到受派單位的一致好評。
3、選派政協委員實施特約監督。加強與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選派、統一安排政協委員擔任招投標特約監督員、食品藥品監督員、政風行風督查員、作風建設監督員等,參加各級各部門的評議監督活動。區政協每年選派100多名政協委員應邀擔任各種監督員,對部門工作進行監督。尤其是在2015年全區加強政府部門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中,4個督查組中3個組長由政協委員擔任,12名督查員中有7名政協委員全程參與。通過對12個部門的依法行政、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的督促檢查,努力營造了依法履職、優質高效、廉潔從政的發展環境。今年,又有8名政協委員作為督查員,并擔任了3個督查組的組長,參與這項工作。
4、創辦《政協之聲》強化輿論監督。區政協創辦了《政協之聲》電視專欄,關注社會問題,反映社情民意,表達各界建議,強化輿論監督。自2012年以來,圍繞經濟社會生活的熱點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問題,認真選題,精心策劃,先后制作了《社區的期盼》《合作社的呼喚》《村民的心愿——直面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關注食品安全,維護群眾利益》《法治進社區,和諧千萬家》等十多期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好的反響。通過《政協之聲》,既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有關部門的工作措施,又反映了群眾的期盼和訴求,也對有關部門的工作進行了監督。《政協之聲》逐漸成為黨委、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政協委員參政監督的重要載體。
二、建立健全機制,推進政協民主監督的規范化制度化
四屆政協以來,我們通過探索、實施、總結,在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較符合襄州實際的政協民主監督機制。
1、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的保障支持機制。為了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機制,并確保黨對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領導,中共襄州區委在《關于貫徹省、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人民政協工作的決定>的實施意見》(襄區發〔2011〕3號)文件中,明確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具體內容、主要形式,規范了政協民主監督的程序,并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監督工作機制,支持政協建立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制度,有關部門和單位要保證有專門領導分工負責、有專人落實日常聯絡服務,為派駐本單位的民主監督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政協組織的民主評議、專項監督等活動,黨委、政府領導要積極參加,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介紹情況、提供資料;要建立民主監督交辦事項的責任追究制度。在襄州區委《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襄州發〔2015〕12號)文件中,指出“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聽取來自人民政協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要求“繼續支持政協開展有組織的民主評議、專項民主監督、委派民主監督等工作,豐富監督形式,加大監督力度”。
2、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的組織領導機制。為了確保各項民主監督活動在政協組織領導下進行,我們成立了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協主席任組長,副主席、秘書長任副組長,副秘書長和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協調、服務工作。民主監督團、委派民主監督員、特約監督員等,都由區政協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民主監督員經區政協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討論確定后,由區政協統一委派。各民主監督小組、民主監督團開展工作情況要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重要問題要集體研究,形成的《民主監督建議書》或重要意見建議,要經區政協主席會議審議后交受監督單位處理。
3、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的制度規范機制。我們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和《政協章程》有關規定,結合中央、省市區委各級文件精神,2012年,制定并出臺了《政協襄陽市襄州區委員會民主監督工作制度》,明確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原則、內容、形式,對包括會議監督、提案監督、視察監督、專項民主監督等8種民主監督形式,逐一細化了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驟。此后,根據工作實際,相繼又制定了《關于開展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組建襄陽市襄州區政協委員民主監督團的實施方案》等,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規范有序推進提供了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的溝通協調機制。一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在開展民主監督的過程中,區政協主動將監督的安排和部署向區委請示匯報,向區政府報告,及時將監督的進展情況和遇到的重大問題向區委反映、接受指導,主動邀請區委、區政府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參加有關民主監督的會議和活動,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二是加強溝通,取得多方配合。區政協主動與區委、區人大、區政府的聯系溝通,堅持每年邀請區委辦、政府辦、區紀委、區法院、檢察院通報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黨風廉政建設、民主法制、政協提案辦理情況等,幫助委員知情監督。各專委會加強與重點單位的對口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在重大事項、重點工作的辦理和重要案件查辦、偵查、審理中,邀請政協委員參與,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尤其是在提案辦理上,每年聯合人大、政府,共同開展提案交辦、視察督辦、總結表彰等工作,效果明顯。三是加強協作,形成監督合力。區政協主動加強與黨委政府的聯系協作,區委辦、區政府辦分別明確具體科室和人員,及時反饋領導批示意見和部門辦理落實情況,提高了民主監督的實效。與襄州電視臺、中國襄州網、襄州黨建網等新聞媒體合辦專欄、論壇等,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及時報道政協開展民主監督的活動情況,使民主監督與輿論監督相互促進。與紀檢監察部門共同確立監督重點,參與全區年終綜合考評、公開招考選拔干部、重點工作督導等,使政協民主監督與黨紀監督、行政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等相結合,形成了監督合力。
(襄陽市襄州區政協主席 鄭國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