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未來科技創新的一個“超級風口”。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教育,包括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令人倍感振奮。
近年來,湖北經濟活躍度、開放度明顯提升。2021年對外貿易總額超過5300億,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鄂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24家,跑出對外經貿發展的加速度。
3月初,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東作為第一提案人,王永良、陳修言、高宗余委員共同聯名,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交聯名提案《關于依托鄂州花湖機場,打造我國內陸開放“新沿海”的......
3月初,住鄂全國政協委員、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作為第一提案人,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交聯名提案《關于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建議》。
3月初,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副省長楊云彥作為第一提案人,住鄂全國政協委員胡曙光、梁鳴共同聯名,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交聯名提案《關于支持武漢城市圈發揮輻射和引領作用,把長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為我國中部地......
“如何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以及更多的本土人才‘冒出來’很關鍵。”2月26日,住鄂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龔勝......
“我們去參會的時候,要當好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宣傳員,當好湖北荊楚文化的自信者。我們40多位政協委員,就是湖北的40多位宣傳員,要講好中國故事、湖北故事。”在2月28日召開的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上......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小學“雙減”政策實施,高中教育普職“分流”,在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引起了熱議;三孩政策開放后,年輕夫婦因教育煩惱對多生子女過分擔憂。子女教育及成才問題已成為當代年輕人除就業之外最大的苦惱......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和社區養老,已形成“9073”的養老格局
2月25日下午,住鄂全國政協委員、荊楚理工學院副院長楊希雄來到湖北固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公司研究院大樓、生產車間、中試車間、污水處理站等場所,調研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等。
作為住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始終關注湖北武漢城中湖治理,“武漢是百湖之城,每逢下大雨,一些城中湖的水質會差一些,這與長江大保護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需要好好研究治理問題”......
“‘身入’基層,‘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是形成高質量有價值有針對性提案的關鍵。”近日,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回顧5年履職歷程時,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這樣說。
2022年春節剛過,住鄂全國政協委員、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石文先就踏上了基層調研之路。“把人民群眾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就必須在調研上下足真功夫。”2月24日,石文先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
1月11日,武漢市政協全會上,市政協委員們圍繞國家部署啟動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展開熱議。委員們提出,武漢要努力爭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先行示范區”。
如何通過優化法律程序讓破產企業有序退出市場,讓有價值的破產企業鳳凰涅槃進入重整存續經營,是優化法治營商環境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現在武漢市區鐵路沿線夜間的機車噪聲比以前少了很多,鐵路沿線,特別是機務段附近居民的抱怨之聲也大幅減少。”談及近日正在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草案)》,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馬......
最近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是中部地區加快崛起、行穩致遠的綱領性文件。這份重磅文件中,7次直接提到湖北,8次提到武漢,指出要加快武漢都市圈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速先進制造業發......
最近,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優師計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有關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社會組織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社會組織被視為新時代治理體系和各項建設事業的重要力量。 筆者以武漢市為例,結合自身長期從事社會組織管理及研究的工作實際,提出加快推進社會組織......